174%涨幅之后,台积电依旧被低估?财务数据给出答案
台积电:AI浪潮下的隐形赢家,估值依旧具备吸引力
台积电在AI革命中的独特地位
在人工智能(AI)浪潮席卷资本市场的过程中,一只长期跑赢标普500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股票便是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NYSE: TSM)。在过去三年间,其股价累计上涨174%,尽管涨幅巨大,但台积电当前的估值依然具有吸引力。
要理解这一点,首先需要审视推动台积电业绩高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并结合一些不太为投资者熟悉的估值方法,来解释为何台积电的股价在现阶段仍然值得关注。
增长势头强劲,AI需求助力营收攀升
在深入分析财务数据前,有必要先看台积电如何嵌入AI产业链。过去几年,英伟达(Nvidia)、超微(AMD)以及博通(Broadcom)凭借GPU集群与数据中心网络设备的需求激增,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微软、亚马逊、谷歌等超大规模云厂商在AI相关生态中快速扩张,涵盖云计算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与办公效率工具等多个领域。
资本开支的提升固然利好GPU和定制ASIC芯片业务,但对台积电这样的代工企业来说,趋势更为有利。原因在于:它是这些芯片与系统设备背后的关键制造商。无论市场最终偏好哪家厂商的芯片,预算增加都会成为台积电的“隐形顺风”。
台积电的核心制造解决方案具备高度不可替代性,也因此赋予其显著的定价权。从财务表现上看,这一趋势清晰可见:营收增长曲线不断陡峭,同时毛利率也在稳步提升。
增长能否延续?数据给出积极答案
台积电与其他公司不同之处在于,其不仅在季度财报中披露数据,还会按月发布营收增长情况。以下是其2025年1月至7月的月度营收同比增速: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
营收同比增长 | 35.9% | 43.1% | 46.5% | 48.1% | 39.6% | 26.9% | 25.8% |
数据来源:台积电投资者关系部
在二季度,台积电实现销售额300亿美元,得益于5nm与3nm先进制程节点的持续高需求。虽然6月与7月的增速有所放缓,但这并不代表长期趋势转弱。
考虑到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架构、AMD MI350与MI400系列仍处于早期导入阶段,随着AI基础设施支出的持续加速,台积电有望继续受益于这一长期结构性主题。
估值解读:PEG指标显示“便宜”
传统估值方法多采用市销率(P/S)或市盈率(P/E)。这些指标在横向对比同业时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在估值倍数快速扩张的阶段往往会产生误导。例如,自AI热潮以来,台积电的P/S与P/E倍数确实有所上升,这可能让部分投资者担心股价过热。
然而,更加细致的估值方式是使用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PEG),这是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所推崇的指标。PEG同时考虑了市盈率与盈利增速,一般而言PEG低于1.0意味着股票被低估。
根据最新预测,台积电基于未来一年盈利的PEG仅为0.6。这一水平的形成源于几个因素:
- 华尔街普遍预期台积电将在AI基础设施支撑下实现加速盈利增长;
- 盈利上调的速度快于股价上涨,使得PEG被动压缩,而非因股价下跌导致;
- 市场可能因宏观层面不确定性(如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半导体行业周期波动)而对台积电存在低估。
这意味着,台积电兼具PEG压缩与财务前景稳健两大优势,非常符合“合理价格下的成长股”定义。
投资启示
在我看来,台积电当前的股价相对于其成长性而言“便宜”。对于具备长期投资视角的投资者而言,这可能是一次难得的入场机会。相比许多仍在高估值交易的半导体与AI概念股,台积电正以相对合理的估值,站在AI基础设施浪潮的核心位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