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重磅!人民币保卫战打响!揭秘当局封堵资金外逃手法!

美股指南 经济杂谈评论3,7404阅读模式

一、山雨欲来 人民币跳贬正当时

转:重磅!人民币保卫战打响!揭秘当局封堵资金外逃手法!-图片1

近期,人民币持续下跌,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成为市场的焦点。10月24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7870,跌幅达0.25%。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则交投于日内低点6.7747。如果从近期低点的6.67算起,短短16个交易日,人民币已经贬值了1.28%,直逼去年8.11汇改的跌幅,市场抢美刀的呼声再起。

外管局发言人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弱主要是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推动美元汇率走强,相对于其他货币,人民币的跌幅并不大。从表面上看,这种解释勉强能说得通。疾风过境,伏草惟存”,美联储加息风暴即将到来,只有放下身段,率先挤掉泡沫,才能防止美联储加息对汇率所带来的毁灭性的冲击,中国楼市去泡沫也有基于这种因素的考虑但是从种种迹象来看,情况似乎没这么简单。

在去年8.11人民币大贬值之后,央妈在外汇战场上且战且退,进一步退三步,试图找一个舒服的地方,凭险而守,不能说是毫无章法,至少说明战略不当。央妈可能是想控制贬值的节凑,循序渐进,但是这样的后果是,外汇储备消耗过快,子弹打光,信心也会打光,到最终大决战之时,已是弹尽粮绝,无险可守。

在中国9月份还保持400多亿美元贸易顺差的情况下,外汇占款还下降近500亿美元,说明资本账户下的资本外流在加速,外储失血严重,在内忧外患之下,央妈想要实现慢贬这一战略基本是不可能了,没有贬值到位,已经倒在了半路上。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跳贬。

近日有两件事比较耐人寻味:

10月17日午后的1时30分左右,上证B指在经历了十多分钟的震荡走低后突然呈现出“断崖式”的放量大跌。截至当天收盘,上证B指报收于335.68点,单日跌幅已达6.15%。这一幅度刷新了自年初“熔断暴跌”以来的新纪录。

翻开历次B股暴跌的记录,都伴随着跨境资本的异动。人民币贬值,B股的资产对应的也是境内资产,但以美元计价,然而美元兑人民币预期上涨,那么卖了B股来换美元正是资金套现出逃的机会。更有机构和个人分析,本次B股异动,很可能是市场得到了人民币跳贬的消息,提前进行了反应。

10月21日下午,久未谋面的前总理朱镕基先生会见了参加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2016年会议的顾问委员。在经济即将进入寒冬,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他的出场显得敏感而巧合,总让人难免和20多年前那次惊心动魄的汇率跳贬联系起来。

1994年之前,企业外汇存款多,而官方外汇储备不足。当时外汇调剂市场价格和官方价格差距甚大,美元兑人民币的官方汇价是1:5.7,而外汇调剂市场的价格则一度达到1:10,甚至更高。为了增加外汇储备,缩小调剂市场与官方市场之间的价格差距,政府推行汇率并轨和强制结售汇制度,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史上发生了大事件,震惊全球。当天,中国把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从1:5.8,直接一步到位,跳贬到了1:8.7,贬值幅度达50%。而这种惊人一跳的操刀人就是10月21日下午久未谋面的神秘主角

转:重磅!人民币保卫战打响!揭秘当局封堵资金外逃手法!-图片2

种种迹象和征兆,暗示着人民币将会有一次不同寻常的动作。20多年前的历史会在今天重复吗?央妈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如果当今掌舵人能有当年ZRJ的气魄,在挤楼市泡沫的同时,将人民币一步到位跳贬,将套利资本和热钱全部锁死在大陆,让肉烂在锅里;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出口竞争力,救陷入绝境的制造业,又可以降低外储的损耗,为最终的决战储备弹药,算是不失血性,保留了大国风范。

这样做的代价是:导致08年时大量借入廉价美元债券的钢铁、水泥、房地产煤炭等国企负担加重,甚至破产,对地方财政和银行系统稳定造成冲击;汇率大贬值,必然带来原材料、原油、芯片、粮食等输入性通胀,如果叠加国内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胀效应,必然是通胀火光冲天本币能否挺住,就看造化了,粮食、外汇、黄金等必将成为市场抢手的稀罕品。

     20年前,桂枝市场经济刚起步,廉价的土地、资源,充足的农村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加上正在大规模引进的外资和技术,一个经济体该有的朝气和条件都具备,加上决策者的果断和魄力,风云际会,人民币大贬为中国外向型出口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年的经济辉煌,已经是水到渠成。

如今情况恰好相反,昂贵的土地成本、枯竭的资源、老年化的劳动力、外资正在组团加速撤离,正所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在此情况下,就算天降伟人,有当年ZRJ的手段和气魄,大幅跳贬,也不一定能度过当前的迷局。

机会一旦错过,就再难有第二次,本遭能否起死回生,就看DQZ是否还有那么一点智慧,是否天佑中华!

二、资金出逃大封堵(路演)

对于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及未来的走势,该说的我已经都说了。只要还在继续超额印刷红纸,只要经济还在继续下行,不管是有控制的慢贬还是跳贬,不管是外汇管制还是强制结汇,该来的总会来,挡也挡不住。

不管是家庭还是国家,经济困难时,开源、节流无疑是两个主要措施。在顺差下降、外资流入出现逆转这两个开源措施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控制资本流出、控制外汇支出就成为节流的主要措施了。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下,未来一段时间,当局会采取哪些措施,封堵资金出逃路径,保护外汇储备。

1、打击资本外流。

当前国内资本非法出流境外主要有两个重灾区,一个是上海,一个是深圳。前者金融市场发达,和国外联系千丝万缕,出流渠道众多,须重点防范;后者是为了和HK对接才成立的,只要国际贸易、金融中心地位仍在,大陆出逃HK的资金,必然经过广东流经深圳。深圳就像插在大陆腹部的一根血管,只要伤口不合拢,热钱和避险资本会源源不断从这里经HK流出,逃往境外,直到大陆资本枯竭,流尽最后一滴血,血尽身亡。

所以当前大陆打击资本外流主要战场就在上海和广东,深圳为最。前段时间,广东打击的2300亿人民币地下钱庄案件,相比大家都还记忆犹新。不管是现金交易和跨境汇兑,还是内外资金池对敲,资金外逃的姿势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让人瞠目结舌。2016年以来截至9月8日,共破获案件56起,涉及14个省、区、市,其中广东19起,浙江13起,深圳8起,初步统计涉案金额逾万亿元,罚没款2170万元。

由此可见,打击地下钱庄,控制大额资金非法外流,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保护外汇的新常态。

2、打击虚假贸易。

2016年7月份的贸易顺差基都有近300亿美元,外汇储备基本每个月都在400美元地减少,说明资本项目下已经是大幅逆差,而且在不断加剧,说明资本外流在家居。这还只是官方数据,真实数据可能更差。

自去年大陆股市大跌和人民币大幅贬值之后,很多民众急忙把资金转移到海外保值或进行投资,使当局愈发担忧资金外流问题。由于HK在地理位置上紧靠大陆,成为最受欢迎的出逃路线,而虚假贸易是最普遍、最常见的方法。

虽然资本流动反映出的是合法生意,但分析师称大陆和HK针对同一批货物公布的贸易数据存在缺口,表明进出口贸易被用来抽逃资金出境。以2015年12月为例,大陆从HK进口与HK对国内出口数额的缺口飙升至19亿美元,这是因贸易发票作假引起的。HK对国内出口的每10美元当中就有1美元可能是作假,以避开大陆的资本管制。

虚开进口发票,货物绕圈子套利是虚假贸易最常见的手法,比如某公司要进口一批货,单价5万美元,总货值2亿美元,报关时可以将单价提高到10万美元,在虚增的2亿美元货值中,就可以让国内想外流的资金搭个“便车”。这就是在内地和HK之间流行的虚假贸易,资金通过这种暗河,顺利大逃亡不计其数。

最近外管局声称,将采取措施,严格防范利用经常账户转移资本。未来中港合作,加大双方贸易监管,必然成为新趋势,想通过贸易渠道进行大额资金出逃,会更加困难。

3、境外开户问题。

除了公司的虚假贸易,个人资金出逃,成为威胁外汇安全的一个重灾区。当前境外开户最常见的地区和国家基本是在HK、新加坡、美国等,如果让出逃的资金无法落地,那么资金出逃就没有任何意义。我很早就说过,控制境外,特别是HK银行的个人开户,成为加大资金出逃管控的重要手段。

前几年HK开户只带需要港澳通行证和带水电费小票,现在是越收越严,门槛越来越高,很多没有经验和充分准备的人,去一次根本无法开户,不要说中资行,就是汇丰银行等外资银行,颜色也越来越红,开户难度越来越大。

近日,HK汇丰银行于11月暂停内地客户申请的消息在网上炸开了锅。以内地为主要客户来源的HK众多银行纷纷更改内部监控系统以及开户文书,以应对CRS的新规。HK最大零售银行之一的汇丰银行(HSBC)已下达正式内部通知,自2016年11月28日起将全面收紧除卓越理财客户(100万港币最低存款)以外全部来自中国内地访港旅客的开户申请。

尽管已经辟谣,但是这应该是大趋势,相信其他零售银行也将在近期纷纷出台新政。

这说明,内地客户开立海外银行账户可能将变得更加艰难,内地个人资金出逃HK转移海外的渠道很可能被切断。

4、香港保险

对于严控资金外流、保卫外汇的大陆而言,HK保险无疑是资金流出的最粗一根排水管,成为抽干大陆这口资金水塘的主力军。

近年来,HK保险以费率低、收益高、覆盖广、理赔条款宽松等优势成为大陆居民新宠。内地消费者赴港购买保险的数不胜数,趋之若鹜。 2010年内地客户到HK投保金额为44亿元,2014年就达到244亿元, 2015年上半年新造保单费总额约合160亿港元,占到HK个人业务总保费的20.2%。相比5年前而言,内地人购买HK保险增长了6倍。

2016年一季度内地客户赴港购买HK保险高达132亿港元,同比增长一倍以上。特别是利用银联境外刷卡交保费,购买美元保单的做法近期引起关注,甚至被指“绕开外汇管制的资金出逃”。

2016年2月2日,银联国际发出最新指引,要求从2月4日起,银联卡实施交易额度限制为每次交易最高5000美元,将于全港所有保险机构和其他商户实施。多数保险业人士认为,该规定明显意在“堵上”以买保险方式转移资产的口子,或对HK保险业尤其大额保单业务带来较大冲击。

根据本人判断,这根排水管被封堵只是时间问题,明年的可能性比较大。封堵的手段嘛,大家自己去猜,这里就不明说了,要保护外储,这条通道必须断掉。

5、海外资产征税。

国人似乎天生不喜欢征税,当局也抓住了这一弱点,抓紧进行海外资产征税,试图阻止资金的外流。

2016年10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要打击跨境逃避税,履行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国际义务,以打击逃避税行为。

“金融账户信息交换,比如在海外的投资,包括置业、理财、留学、移民等,这些金融账户会被交换到中国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就会关注这些境外账户有没有交税。由于中国对税收居民要求是全球纳税义务,也就是对中国居民企业和居民个人的全球所得都要在中国纳税。以前没有信息交换,对于境外所得或者海外收入无法取得数据,只能由纳税人自己申报。

“如果信息收集和交换到位的话,对境外有大额资产、收入等的居民个人和企业,尤其是经过了税务筹划但是筹划不是很到位的,会有被查处的风险。

按照10月14日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在2017年12月31日前,金融机构将完成对存量个人高净值账户(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融账户加总余额超过600万元)的尽职调查,并在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对存量个人低净值账户和全部存量机构账户的尽职调查。

先不谈这个政策真正执行起来的可行性,征税的难度和成本,单单是高举这个文件,就应该能吓退很多有贼心、没贼胆的资产转移者。就像美元加息一样,喊狼来了的威力,远大于真正加息的威力,这个政策出台得很及时,执行效果应该不会差,大家自己领会。

6、境外旅游、留学。

当前外管局还是执行的每人每年五万美元的购汇额度,购汇理由随便说,不会有人去核实。以后对于出境旅游、留学之内的购会申请,应该会要求出示相关证明才能购汇,比如旅游的话需要签证和出入境、购物记录,比如留学的话,需要学校出具的学费收据和境外消费记录凭证,否则购汇无法实行,这些措施在技术手段上都是可以实现的。

至于其他的限制手段,比如严查过关时随身携带现金、继续严格限制对个人及家人境外汇款次数和额度、进一步限制银联卡境外消费额度、沪港通、企业境外投资……

也许曾经的外汇券也会回来了,在此普及下知识:

转:重磅!人民币保卫战打响!揭秘当局封堵资金外逃手法!-图片3

外汇券,全称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为中国银行发行,方便来华访问的外国人、归国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在境内购买特殊商品适用,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流通、特定场合使用,面额与人民币等值的一种特定货币,外汇兑换券自1980年4月1日开始流通。1995年1月1日停止使用,中国银行回收。

外汇券只能在特定的地方使用,如宾馆、友谊商店、免税店等等,凭此可以买到进口商品,买到当时被视为奢侈品的高档货——人头马的洋酒、万宝路香烟、彩电、瑞士手表。外汇券可以换美元,这些都是人民币所没有的功能。拥有外汇券就不是外国人的专利了。

有一些大陆居民从他们的海外亲戚朋友那里能得到一些外汇券。一旦拥有外汇券,他们立刻成为他们的同事、邻居和朋友眼红的对象,因为外汇券就是出入友谊商店的特殊通行证。

读史使人明志,明白过去才能知道未来。人挪活,钱挪活,越挪越安全,挪总比坐等SI强。如果几句话、几行字就能吓倒你,那也就没必挪的必要了,财产和智力不相配,挪走也是便宜了外人,还是不挪的好。

作者:海石

来源:冷眼观经济(ID:pp20160717)

本文不代表美股之家立场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