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特朗普在四月打响了全面关税战之后,就同时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攻势,目的就是要逼迫鲍威尔尽快降息,而且需要降息两百甚至三百个基点。昨日,就连一向比较稳重的财长贝森特也开始给鲍威尔指明方向,要求他在9月降息50个基点。但面对这些要求鲍威尔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定力,即便特朗普说出“太迟先生”“笨蛋”“白痴”等言语之后,他在货币政策问题上也未曾后退一步。
双方对峙的焦点在何处?虽然市场有无数解释,但从几张图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分歧所在。
下图是美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指数,从美联储去年九月首次降息开始,红线所代表的非制造业指数就处于反复回落的态势,而制造业指数也并未因特朗普的关税战受到提振,从2025年3月就陷入了收缩区间(低于50)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特朗普发动关税战,无疑希望达到两个目的:
第一是推动制造业回归,但随着制造业PMI长期在50以下的收缩区间运行,再加上最近三个月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不断萎缩,6、7月的制造业就业人数更分别减少了1.5万人和1.1万人,要达成这个目标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就是通过征收关税来增加财政收入,希望就此压缩财政赤字缓解政府债务压力。但随着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同时陷入低迷,经济增长就会陷入低迷甚至会陷入衰退,这会导致财政收入的萎缩和赤字放大,而政府为了拯救经济衰退一般需要增加3%左右的财政赤字,即大约相当于2万亿美元的支出,这会严重放大财政赤字,最终让征收关税弥补财政赤字的行动成为得不偿失。
所以,特朗普希望鲍威尔大幅降息,既可以刺激经济活动,也可以通过压制国债收益率来降低政府债务利息支出,这些要求看来是合理的。如果鲍威尔再不及时行动,随着经济活动日渐低迷直至陷入衰退,政府的财政赤字就会爆表,所以,现在的特朗普几乎面对的是一道生死关口。
然后我们再看下面这张图,看看鲍威尔看到的又是什么。下图红线所代表的服务业价格从去年9月美联储首次降息开始就进入了反复上升的趋势,蓝线代表的制造业价格也同时出现了快速上涨,虽然7月的制造业价格略有回落,但考虑到7月PPI环比大增了0.9%,相信7月的回落也是暂时的,下月有可能就会再起升势。
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指数陷入低迷,而制造业和服务业价格同时处于升势,这就是矛盾之所在。
下图是服务业价格和服务业PMI指数对比图,非常生动地反应了这一矛盾,现在张开的是一张鳄鱼嘴。
因此,鲍威尔看到的是,我从去年四季度已经降息100个基点,但无论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都陷入了低迷的趋势,反而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价格却启动了涨势,如果现在继续降息,尤其是像特朗普和财长贝森特所说大幅降息,是否能够提振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是不确定的,源于关税战严重扰乱了产业链,美联储无力修复这些产业链,可一旦造成制造业和服务业价格腾飞,由谁来背锅?
如果希望到时由特朗普来背黑锅显然是不可能的,以特朗普的一贯做派,自己反而背定了这口黑锅。
这就是双方冲突的焦点所在,特朗普希望大幅降息挽救经济低迷的态势,同时降低政府的债务利息负担;但鲍威尔认为,如果降息不能挽救经济颓势反而导致价格腾飞,2年期以上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必定会同时腾飞,到那时,无论经济还是财政赤字都会不可收拾,一旦出现这种情形,通胀就会再次爆表而美元价值和美元指数就会暴跌,自己就会背黑锅。
过去四十多年,美国国债收益率处于历史性的下降趋势,见上图,这意味着长期通胀的压力越来越小,此时,就让美联储总是在价格和就业(即经济活动)同时承压的时候启动降息,这不会影响美元的信用水平。可从2022年开始,美债收益率已经突破了过去四十多年形成的下降趋势线,这意味着长期通胀开启了升势,这意味着进入了与过去四十多年截然不同的周期。今天,价格还处于上升趋势但经济活动却已经陷入低迷,就是美国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此时如欲刺激经济活动就应该使用非货币宽松手段,一旦继续沿用宽松货币的手段来治理经济问题就很容易导致价格加速上升和国债收益率的快速上升,就很可能导致严重的滞胀和财政赤字问题,最终引爆岌岌可危的政府债务问题,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大家所乐见的结果。
考验特朗普和鲍威尔的时刻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