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篇文章中的分析,如此迅速地应验了(如松:普京的狗屎运,粪坑年代)。
这周末最重要的国际事件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所进行的双边会晤,表面看来会谈的焦点是俄乌战争问题,实际上这是有关欧亚大陆甚至是全世界战略关系的一场深刻会谈,如果站在这个视角上看待本次会晤,俄乌战争的话题反而成为次要的。
特朗普在与普京进行会谈之后接受了《福布斯新闻》的独家专访,专访的内容彻底暴露出了他的用心。
他在专访中表示:前总统奥巴马和拜登做了很糟的事,就是让某国和俄罗斯变成了同路人,这根本难以想象,即便身为初学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你最不想犯的错误。
川普然后又说到,有些国家之间基本上就是天敌,比如一方的领土幅员辽阔,而另一方是人口众多,只是因为前朝的人“纯粹的愚蠢”才让这样的两个国家走在一起。
特朗普的目标指向是十分清楚的,这番话已经完整地验证了前面那篇文章中的内容。
以前在这里已经多次介绍过英国历史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在1904年发表的《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中提出的“世界岛”理论,也称为“心脏地带”理论。麦金德认为, 欧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世界岛”, 然后才是美洲、澳洲、英伦列岛、日本列岛等岛屿,由于欧亚大陆人口众多、面积庞大, 它是世界上政治、经济力量的中心, 还是文化、宗教和价值的诞生地,因此, 欧亚大陆是世界发展的地理枢纽地带。
他把欧亚大陆这一世界岛划分为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见下图。
麦金德进一步论述到,谁控制了东欧和中亚就控制了世界岛的“心脏地带”,进而就有望控制整个是世界岛,他还特别强调说,一旦德国这个当时边缘地带最强大的国家和心脏地带的俄国结盟,就有望控制欧亚大陆这个世界岛,进而就能够建立起一个真正的世界帝国。
麦金德在1904年的论断是否正确,看看后来的历史演变也就基本清楚了:
第一件事是二战初期的苏德联手,这是典型的边缘地带强国与心脏地带强国之间的联合。
如果这两个国家没有在后来分道扬镳以及苏德战争,它们就可以很轻松地控制整个欧洲大陆,加上苏联还控制着中亚和远东,整个欧亚大陆都只能匍匐在他们脚下,让他们成为占据整个世界岛的大帝国。以美英的人口、资源和地理条件,有能力抵御这样的大帝国吗?几乎完全不可能。一旦按照这种态势演变下去,今天欧亚大陆上的国家很可能都在说德语或俄语,英国已经称臣,而美国最多只能龟缩在美洲,苏德联合就成为了真正的世界帝国。
第二件事是二战之后的苏联帝国。
二战之后的苏联控制了东欧和中亚,成为欧亚大陆上的大帝国,如果只使用军事手段,美英几乎不可能击败苏联。
但美国人却再次使用麦金德的理论构建了北约,又创新战争方式对苏联发动冷战,联合东方与西方的主要国家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耗尽了苏联的国力,最终拖垮了苏联。美英的冷战战略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吗?这个话题很可能没有结论,源于虽然苏联解体了,但在新的世界格局中东方龙又飞快地崛起了,这个对手已经成为比苏联帝国更难以对付的对手,这是美国现任财长贝森特亲口所言。
所以,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一直在指导着这个世界地缘政治的运行逻辑。
德国、俄国联手足以征服世界岛建立世界帝国,而今天的欧亚大陆是东方崛起的时期,一旦俄罗斯与东方联手,就会成为美国的噩梦,这就是今天特朗普所有外交政策的基石,所以也就有了特朗普上述那番言论和前面的那篇文章。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之后,已经基本可以确认未来将启动美俄乌甚至还包括欧洲代表在内进行多方会谈,俄乌战争已经出现了结束的曙光。
1853年至1856年发生了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战后签订的巴黎条约可以作为俄乌战争结局的参考。
克里米亚战争不仅发生在黑海周边地区和克里米亚半岛,也发生在远东地区。黑海周边和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战争在1853年打响,到1856年结束;远东地区的战争在1854年打响,在1855年结束。在远东地区的战争中,英法联军先是在秘鲁集合,然后又调动了驻扎在上海、厦门、广州及香港等地的舰队参战,先后两次围攻沙俄堪察加半岛的首府勘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所以这场远东地区的战争又被称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围城战,这场战争之所以在1855年冬天宣告结束,源于酷寒的天气阻止了战争,俄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下图红点处就是俄罗斯堪察加半岛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现在也只有18万人,1855年估计人很少。
1856年3月30日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撒丁王国、法国、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签订了巴黎条约,正式结束克里米亚战争。根据条约,沙俄放弃了所有占领地区,这是可以理解的,俄军已经战败由不得沙皇不放弃。但让有些人很难理解的是,条约不仅规定英法等国从黑海周边地区撤军,还要将占领的原本属于沙俄的土地和领海还给沙俄,只要求沙俄不得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设立防御工事,黑海需要改划为中立地区,只对商船开放,禁止再黑海建立任何军事设施并禁止任何国家的军舰驶入。
虽然沙俄在战争中战败,但在巴黎条约中英法却做出了巨大的让步,让沙俄获得了很大的利益,最终通过中立区的建立让黑海和周围地区实现了和平,也让欧洲与沙俄之间实现了和平。此后,沙俄掉头向东开始征服中亚地区和远东地区,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今天俄罗斯在远东地区最重要的城市海参崴直译出来的意思就是“征服东方”,反应的就是克里米亚战争之后沙俄的战略转变。
俄乌战争打到今天,虽然俄军占据一定的优势,但却也很难彻底击溃乌军,俄罗斯和欧洲的消耗都极为严重,将战争继续下去的难度也越来越高。经过美俄首脑的阿拉斯加会谈之后,传言西方将为乌克兰制定安全协议,普京也统一这样的安全协议,包括美欧诸国都参与到乌克兰的安全协议之中;同时,欧美也将为俄罗斯制定一份安全协议,各方也参与到对俄罗斯的安全协议中,这显然是一个创举。预计,除了乌东俄战区和克里米亚半岛之外,剩余乌东地区很可能开辟成中立地区,最大的变数是黑海很难成为中立地区。虽然俄乌和平条约的具体细节外人很难猜测,但宗旨却不会改变,依旧像克里米亚战争之后那样,由欧美向俄罗斯让渡一些地缘利益实现地区和平。
在西方实现了和平之后的北极熊,会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乖孩子吗?难,否则就不是北极熊了。
当特朗普希望保持一个完整的、具有扩张基因的北极熊之时,东方才会清楚一个解体的北极熊、最好是解体成十几个或几十个国家的北极熊,对于欧亚大陆国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源于这只北极熊不仅是海洋国家在欧亚大陆上的值夜人,更是欧亚大陆所有大国的历史之痛,法国、德国、奥斯曼帝国、日本等国的教训完全可以组成一本历史教科书。欧亚大陆可以看做是一个巨型餐桌,海洋强国和北极熊希望自己坐在餐桌旁,世界岛边缘地带的国家一旦崛起,就会首先威胁到二者的地缘利益,这两个家伙就希望将它写在菜单之上,边缘地带的强国要摆脱菜单的命运,就必须将这两个家伙之一、尤其是地理上处于后背的北极熊写入菜单,迫使其解体就是写上菜单的方式。也因此,在俄乌战争的进程中一直强调边缘地带的强国一定要在战争中有所作为,最好是联合欧洲将已经极为瘦弱的北极熊直接写入菜单。
牢记内、外东北的历史,才有机会让自己坐在餐桌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