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 : 巨变,姗姗来迟终要来

RS 环球1 3,6314阅读模式

过去数十年都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时期,产业链越伸越长,国际企业的产业链分布在全球各地,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资本利益最大化。是什么支撑着产业链的全球分布哪?主要基础之一就是信用的全球流动,外在的体现就是以美元欧元为代表的可自由兑换货币在全球流动。

此时,由于产业链分布在全球,各国都可以实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利润,各国就拥有了比较充分的外汇储备(这就是信用储备),也就拥有了比较充足的进口能力。

要特别说明的是,全球可以实现工农业产品自给自足的国家很少,比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影响到至少44个需要外部粮食援助的国家,而全世界只有约5%的国家(即十余个)能够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当各国的进口能力得到提高之后,就可以提升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极度贫困的人口数量下降。

这种信用的全球流动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无论怎么形容都不为过,过去曾多次申明这一点,就不再赘述。

但从2018年中美爆发贸易战开始,直到本次新冠疫情的全球大爆发,让多数国家都深刻地认识到这种产业链的全球分布体现出了严重的弊端,只要有一个国家提高出口关税或限制部分关键商品与零部件的出口,遍布整个世界的相关产业链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甚至停摆。最典型的是,美国一旦限制部分高端芯片的出口,全球电子行业就会陷入寒冬、甚至成为僵尸;疫情时期一旦主要国家限制医疗用品的出口(或者有倾向性地出口),部分国家的医护部门就只能陷入了困境,这会严重威胁本国病患的生命安全;地缘政治矛盾越来越剧烈,一旦主要国家之间爆发战争,不仅会破坏交战国的产业链,还会摧毁全球产业链,让全球经济一夜入冬,等等。所以到现在,多数国家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全球产业链的缩短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欧美日都在极力通过行政力量推动产业回归,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发生的。这并不仅仅是政府的行为,未来,很多国际大公司也会重组、压缩自己的产业链,降低不可控的诸多因素所带来的投资与经营风险。

既然产业链缩短已经是必然,那么,未来的产业链主要会集中在何处哪? 第一,主要设置在本国或本地区,源于本国企业对本国的政治、法律环境是最熟悉的,更容易控制非市场风险。第二,哪部分市场对本企业更重要,就将主要的产业链集中设置在何处。对于欧美日等国的国际企业来说,本国市场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这就决定产业链回归本国或本地区是一种必然。

回家,就成了今天全球绝大多数国际企业的唯一选择。

当国际企业回家之后,世界各国所追求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当然是自给自足!源于随着国际产业链回家,信用就无法在全球顺畅地流动,很多国家的进口能力就会被削弱,大家(尤其是石油农产品无法自给自足的国家)就只能开始追求自给自足。这也是十分无奈的选择。

因此就看到了这样的报道:

印度总理莫迪在6月提出了一项名为“Atmanirbhar”的新政策,用英语解释为“自给自足或自力更生”。

偶然之间又看到下述一段话,值得留意的是“内循环”三个字:

如松 : 巨变,姗姗来迟终要来

是莫迪自己主观希望推行“自给自足”这样的新政策吗?本人认为不是,这是这个逆全球化时代(信用无法在全球有序流动)唯一的选择,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每个人都只能是一粒水滴,说的也是这个含义。

现在,最终的问题来了,那些无法实现自给自足的国家在未来会怎么办?

一个国家能否实现自给自足,与本国的人口数量、地质、耕地面积、气候等诸多因素有关,当然更取决于本国管理水平所决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当需要执行自给自足的政策之后,那些数量众多的无法实现自给自足的国家(尤其是原油和粮食无法自给自足的国家)该怎么办?

或许,只有以下两种选择:

第一,自然是让市场说了算,由市场对物资进行分配。此时,保持货币的价值稳定是最基础的要求。这种模式下,因为价格上涨会推动生产者的利润飞速增长,它们就会不断扩大再投资(包括对原油等基础商品的替代品加速投资),增加供给。这种模式下还会持续推动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升,可以通过增加出口提升进口能力。最终,市场会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平衡,虽然短期的痛苦是难免的,但却可以实现本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不断进步。

第二,如果一国具有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一般这个阶层就是统治阶层),当使用市场手段应对物资短缺的困难时,既得利益阶层就会失去大部分既得利益,让上层统治社会的能力下降,甚至会导致执政危机。此时,这类国家就会采取另外一种方式来应对困难,那就是使用定额定价的配给制度(意味着经济生活中的计划性得到提升)。这种配给制度保证了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因为配给就是保证对它们的供给),在供给不足的时期必然就会损害广大中下层人士的利益,也就是损害了广大劳动者的利益,当劳动者的利益受损时就无法扩大再生产,生产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严重的打击,社会就只能在物资短缺的陷阱中不断沉没。这就是过去十年委内瑞拉所走的路,很多国家在上世纪也都走过同样的路。

此时,既得利益阶层的需求得到了保证,劳动者反而可能会面临生存危机,这就让劳动者、一般民众与统治阶层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为了控制社会的稳定,这样的国家就只能走向战时机制,对社会实行军管。所以就可以看到,不仅13万的常备军在委内瑞拉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中坚作用,有报道说委内瑞拉的国防部长主导粮食分配,马杜洛还拥有200万人的民兵组织(委内瑞拉人口约3000万),即便如此,马杜洛还引入了数量不详的海外雇佣军,委内瑞拉就是一个大军营,执行的是战时的军管机制。如果因委内瑞拉太远你看不清楚,看看不远处的胖三也就明白战时机制是怎么回事了。

至于上述两种方式中哪种更好?这本质上就不是问题,不存在哪种更好,只能说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各国都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总的来说,如果一个国家有兼爱的文化氛围、互助精神比较强、社会等级不明显,就很可能选择前一种方式,如果一个国家的人们只关心自己、互助精神比较差、社会等级划分比较清晰,就会走后一种方式,历史永远是这么选择的。在这一点上,选择哪种方式都是由全民共同做出的,与国家的体制无关,也并不取决于任何个人,不会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在这一点上,很多朋友需要仔细思考之后才能理解。

我在功夫财经的课程《如松话投资——投资的精髓》中专门谈论了战时经济,简单地说就是基本生存物资实行定额定价配给制,以军队和警察管理国家。在20世纪的不同阶段,我们熟知的阿根廷、缅甸、巴西等国都曾经进入军政府模式,二战时期的德国和冷战时期的东欧也属于这种模式,这些国家执行的都是战时经济模式。

战时机制,虽然姗姗来迟,但总要到来!

 
RS
  • 本文由 RS 发表于 2020年7月10日17:05:13
如松:伊朗“出手”,引爆美国 危机

如松:伊朗“出手”,引爆美国

过去已经多次说到,美联储本次加息周期的加息速度看起来非常迅猛,但并未将利率加到中性的水平,即并没有达到足以抑制通胀的水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今年的记者会上也已经承认了这一点。 根据就是: 第一,美国的...
    • 懋懋
      懋懋 9

      如松讲的对,只有军管这条路应对,内循环是自给自足!那外循环转得了吗?还双循环,嗝屁。。。。。。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