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普京,死对头回来了

RS 环球评论1,8786阅读模式

俄乌战争正处于吃紧的关口,普京却下令从乌克兰前线调回两个师三个旅共4.5万人进入达吉斯坦、车臣等北高加索地区,是谁在逼迫普京这么做?

谁是俄罗斯的世仇?

俄罗斯起源于莫斯科大公国,而莫斯科大公国原本只是今天莫斯科周边的一个小镇,后经历几百年的扩张行动之后方成为今天横跨欧亚大陆的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这就意味着它现有的1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都是掠夺而来,在这个过程中就留下了数不清的世仇。在这些世仇之中,如果不考虑那些已经消亡的国家,比如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等,现代国家中如果土耳其称第二,估计没谁敢称第一。

土耳其继承自奥斯曼帝国,下图是鼎盛时期奥斯曼帝国的疆域,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个大陆的大帝国。

如松:普京,死对头回来了-图片1

虽然鼎盛时期奥斯曼帝国的疆域异常辽阔,但黑海和爱琴海周边地区显然属于帝国的核心地带,如果将爱琴海看做是帝国的前院,黑海周边地区就是后院,该地区是帝国本土和心脏,见下图。

如松:普京,死对头回来了-图片2

一旦帝国的核心地带受到持续打击甚至被它国攻占,庞大的帝国就会解体,而俄罗斯帝国的崛起承担的就是奥斯曼帝国掘墓人的角色,这就是双方之间著名的十二次俄土战争,时间跨度从1568年持续至1918年,最终的结果是奥斯曼帝国丧失了黑海周边的大片领土,也丧失了包括克里米亚汗国在内的很多附庸国,还丧失了黑海的制海权,这直接成为奥斯曼帝国在1922年解体的最主要原因。今天的土耳其已经是奥斯曼帝国解体之后由国父凯末尔重建起来的国家。

所以,土耳其与俄罗斯的仇恨,比山高,比海深。

而高加索地区,就是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争夺的主战场之一。

莫斯科大公国只是一个内陆国家,有史学家这么形容,一部俄罗斯的扩张史就是寻找出海口的历史,虽然俄罗斯在彼得大帝时期夺得了圣彼得堡出海口,但这个出海口处于欧洲国家的包围之中;叶卡捷琳娜二世夺得了黑海出海口,但这个出海口无法摆脱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土耳其海峡;东方的海参崴港距离帝国的欧洲部分太远;摩尔曼斯克港又位于北冰洋,等等,因此俄罗斯寻找出海口的脚步一直都未停止,而通过高加索向南进入阿拉伯地区和波斯湾等地就成为俄罗斯的扩张方向之一。

高加索地区被称为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通道。

欧亚大陆的分界线通常被定义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这条分界线将欧亚大陆划分为欧洲和亚洲两个部分,见下图。

如松:普京,死对头回来了-图片3

该地区既是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和交通要道,又毗邻着三个大国——俄罗斯、波斯和东罗马帝国(后来的奥斯曼帝国),加上俄罗斯向南寻找出海口的行动,就让该地成为四战之地。

公元前6世纪,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迅速扩张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在波斯兵峰之下高加索的居民开始臣服于波斯。这种历史上的征服行动在波斯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即便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属于高加索的阿塞拜疆人依旧占到伊朗总人口的约20%。

到了大约公元四世纪,罗马人来到了此地,开始占据高加索的黑海沿岸地区。

此后,高加索地区的历史就成为东罗马帝国与波斯反复争夺的历史,让该地区反复易手,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东罗马灭亡的公元15世纪前期,随着东罗马的灭亡,波斯再次成为高加索地区的主人。

但好景不长,随着沙俄的崛起,波斯迎来了一位更厉害的对手。

沙俄在高加索地区的扩张方式与后来在远东的扩张方式并无差别,他们先是在捷列克河流域修筑军事堡垒,然后建立斯拉夫人定居点,这属于不断蚕食的模式。波斯对此极为愤怒,他们向俄国人发起攻击,这一时期的沙俄羽翼未丰,在一连串激战之后俄国人被迫撤出北高加索,波斯获得了阶段性的军事胜利。正当波斯人准备一鼓作气将俄国人赶回东欧时,在波斯的东方爆发了与印度的战争,波斯被迫与俄国人议和。

有时你不得不佩服沙俄这个国家的韧性,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确实拥有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数百年的扩张史中也涌现了很多有作为的沙皇。虽然遭受了暂时的挫折,但沙俄在高加索地区的扩张行动却绝不会善罢甘休。公元1722年,波斯内部发生内乱,俄军大举进攻,波斯人无力抵挡被迫签订《圣彼得堡条约》,从这个签约地点就知道签约结果——波斯人只能签订城下之盟,将南、北高加索全部割让给了沙俄,沙俄成为高加索地区的主人。

当时高加索地区的西南方向是奥斯曼帝国,东南方向是波斯,当沙俄占领了高加索之后,就威胁到了正在崛起的奥斯曼帝国,沙俄与奥斯曼帝国在高加索地区的战争就成为俄土系列战争的一部分。从16世纪至20世纪,沙俄与奥斯曼帝国之间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半岛、克里米亚和黑海及沿岸地带进行了持续征战,断断续续前后共长达300年,平均不到20年就有1次较大规模的战争。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总体上是沙俄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渐渐扩大了疆土,而奥斯曼帝国逐渐衰落,直到1922年彻底解体。

在1735年至1739年的第五次俄土战争之前,沙俄与波斯和奥斯曼帝国都处于敌对关系,为了全力对付奥斯曼帝国,沙俄通过签约的方式退还了所有在沙俄—波斯战争中所征服的土地,得到了好处的波斯在俄土战争中袖手旁观。但沙俄战胜了该地区的奥斯曼军队之后,兵峰就立即又指向了波斯。1796年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进军高加索,一路势如破竹,波斯根本无力抵挡,可惜不久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病逝,沙俄又匆匆撤军。1812年,拿破仑六十万大军在沙俄的茫茫雪原中灰飞烟灭,波斯知道自己即将大难临头,立马提出与沙俄议和,结果次年双方签订条约,波斯正式承认沙俄对高加索的占领,然后,在沿袭古代王国的基础上演变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个国家。

但古代王国与现代国家相比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迁,国土范围和面积变化很大,位于北高加索的领土已经进入了沙俄的版图,格鲁吉亚的情形就十分明显。

下图是古格鲁吉亚王国在一些时期的版图,几乎占据了整个高加索地区,甚至深入了现代土耳其和伊朗的版图之内。

如松:普京,死对头回来了-图片4

下图是现代格鲁吉亚的版图,明显比古格鲁吉亚王国的版图要小的多,2008年俄罗斯又从格鲁吉亚手中夺走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个地区。

如松:普京,死对头回来了-图片5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与格鲁吉亚类似,这意味着三个国家与俄罗斯具有根深蒂固的、历史性的领土纠纷。

沙俄后期和苏联时期,外高加索三国和内高加索都并入了沙俄和苏联,苏联解体之后外高加索三国获得独立,但这种独立并不是完整的,还深受俄罗斯的影响,甚至还要接受俄罗斯的军事保护,实际处于半独立状态。

在1735年至1739年的第五次俄乌战争中,奥斯曼帝国以及附庸国克里米亚汗国与沙俄、奥地利在今天的克里米亚半岛、亚速海周边地区(见下图)和高加索地区激战,这场战争的胜负在历史上并无定论,源于虽然沙俄军队攻入了克里米亚半岛,但最终却因为后勤补给问题又不得不撤军。

如松:普京,死对头回来了-图片6

今天,俄乌战争的战场范围基本就是第五次俄土战争中的克里米亚半岛和亚速海战场,虽然埃尔多安不断偷奸耍滑,但本质上却是乌克兰的坚定支持者,在持续为乌克兰提供军援的同时,绝不承认俄罗斯对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的占领。就在俄乌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之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经过纳卡战争之后最终签署了和平协议,然后亚美尼亚又将一直驻扎在本土的俄军赶了出去,土耳其终于打通了本土至阿塞拜疆的陆地通道,见下图。

如松:普京,死对头回来了-图片7

紧随其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开始要求俄罗斯归还自己的历史领土,阿塞拜疆要索回的主要是俄联邦内部位于北高加索的车臣和达吉斯坦两个共和国,见下图,在此情形下普京不得不紧急从俄乌前线调兵4.5万人加强高加索地区的防务,让该地区的俄军总兵力增至8.5万人,有鉴于此,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立即发布声明,如果俄军对阿塞拜疆发动军事行动,土耳其将立即对俄罗斯宣战!

如松:普京,死对头回来了-图片8

目前进行的俄乌战争,正在演变成21世纪的“第五次俄土战争”,是翻版,虽然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却会押韵。

普京的死对头终于还是回来了。

 
RS
  • 本文由 RS 发表于 2025年7月28日23:19:22
如松:王,站起来了 能源

如松:王,站起来了

石油是大宗商品之王,本轮油价的超长期低迷实际上从2014年中就开始了,虽然2022年形成了一轮短促反弹,但并未扭转低迷的态势,形成这种超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应该有两个: 第一是页岩油产业的飞速发展推动美...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