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俄罗斯勘察加半岛东岸海域发生8.8级地震,这是有详细记载以来的第六大地震,仅次于1960年智利的9.5级、1964年阿拉斯加的9.2级、2004年苏门答腊的9.2级、2011年日本的9.0级、1952年勘察加的9.0级,与2010年智利的8.8级大地震的震级并列。本次地震与1952年勘察加9.0级大地震发生的位置十分接近,震中距离只有45公里,可以看做是那次大地震的复发版本,震源深度约18公里,属于破坏性巨大的浅源地震。地震发生之后,日本、中国、美国以及北太平洋周边地区都发出了海啸警报,勘察加局部的海啸高度达到了4米,日本沿海一些地区的海啸高度超过了1.5米,连遥远的美国夏威夷都出现了超过1米的海啸。
下图红点处就是本次大地震的震中位置,位于勘察加半岛东南方向126公里的外海。
这个位置刚好是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的结界地带,而且太平洋板块以每年7.7厘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对着北美板块的下方俯冲,这就会引起北美板块的变形,当北美板块变形到极限时就会沿着接触面回弹而发生大地震,本次大地震距离1952年勘察加大地震仅仅73年,说明这个位置能量积累的非常迅速,七八十年之后此地依旧有发生大地震的风险。1952年的勘察加大地震和本次大地震都属于俯冲型地震,会出现板块上下的剧烈位移并释放巨大的能量,估计本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8000颗广岛原子弹所释放的能量,而一颗广岛原子弹爆炸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5万吨TNT炸药,本次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2亿吨TNT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地球之怒确实是恐怖如斯。
俯冲型地震会造成震中及周边地区的板块破裂,估计本次大地震造成的板块破裂面面积约为700X200公里,见下图。
本次勘察加大地震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在本次大地震发生之前,从7月20日前后勘察加半岛沿岸及周边地区就发生了密集的地震,震级大多是5至7级,其中7月20日的最大震级是7.4级,按照媒体报道的习惯方式,或者说按照专业人士的话术,就会自然而然地将最大的7.4级地震当成主震,将其它地震看成是前震或余震,这种理解方式和话术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正确的,源于8级以上大地震发生的几率很小。
如果7.4级地震前后发生的多是5级以下的小震,能量集中释放的主震级别最有可能就是7级左右的强震,上述理解方式就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主观认为的“主震”与前震、余震差距不大,就应该高度警惕起来,这可能意味着能量尚未集中释放,真正的主震还在后头。这次的勘察加地震显然就属于这种情形,当将7.4级地震认定是主震、其余五至七级地震属于前震或余震之后,就会放松警惕,疏于防范,最终留下血的教训。
目前,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已经记录到8次5.1至6.6级余震,考虑到这些地震的级别远低于8.8级,这或许才是主震已经过去的信号。
由于本次大地震发生的位置是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的位置,而且前者以每年平均7.7厘米的速度高速向后者下方俯冲,能量积累的速度就非常快,这就让该地区成为地震和海啸高发区,下图是中国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绘制的地震和海啸发生的频率图,表明该地区和日本列岛在历史上的地震和海啸发生的异常频繁。
地球板块非常多,第一类是15个主要板块,包括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澳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板块等,他们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板块;然后是次要板块,他们的面积小于主要板块但大于微板块,包括索马里板块、菲律宾板块、阿拉伯板块、阿穆尔板块等,次要板块中有一个对中国非常重要的板块,那就是扬子板块,该板块是承载中国南方主体部分的大陆构造板块,大致范围就是秦岭和淮河以南地区,与我们日常概念中的中国南方比较相近,再然后就是数不清的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的微板块。
下图是地球主要板块分布图,阿拉斯加对面的俄罗斯楚科奇地区、勘察加半岛和白令海峡都属于北美板块。本次地震发生在环太平洋火山与地震带上,位于白令海峡西南方、即红色箭头所指的位置。
由于太平洋板块周边地区的地质构造最为复杂,俯冲带众多,导致地壳活动最为活跃,所以环太平洋地区是地震和火山发生的最为频繁的地区,地球上90%的地震和81%的大地震(即8级以上)都发生在这个地带,这条地震带就影响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但并不严重;其次就是地中海和喜马拉雅地震带,这条地震带严重影响着中国的西部和西南部。
下图是全球俯冲带地图,这些俯冲带基本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区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南美州太平洋一侧、俄罗斯远东沿海地区与日本列岛、新西兰及附近海域以及东南亚地区,这是俯冲最严重的地区,历史上位列前十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这些地区。
下图是全球地震分布图,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区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区,板块俯冲越严重的区域,地震也越频繁,与上面的图形完全吻合。
今天给我们的警示就是:未来,一旦周边一两百公里以内频繁出现五至七级地震,就不要主观划分这些地震中存在主震、前震和余震的关系,而是要警惕这些地震都是前震,需要为未来更高级别的主震做好防备,对于居住在板块俯冲带上和主要地震带上的人们,尤其需要牢记。
1F
“勘察加8.8级强震撼动环太平洋:全球第六大地震或为1952年复发版本”
“地球之怒再临:勘察加8.8级大地震引发4米海啸,释放相当于1.2亿吨TNT能量”
“主震还是前震?勘察加强震揭示俯冲带地震预警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