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中国人,大出海!

RS 历史评论2951阅读模式

在末次冰期中亚洲人跨过白令路桥进入阿拉斯加,随后向美洲各地迁徙,然后形成了古老的美洲印第安文明。

欧洲人踏上美洲的脚步比亚洲人晚的多,北欧的维京人大约在公元1000年由莱夫·埃里克松率领维京探险队到达了如今加拿大的纽芬兰,并将该地命名为“文兰”,但他们未能在美洲建立永久据点,未能站稳脚跟。

然后就是四百多年后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哥伦布在1492年率领平塔号、尼娜号和圣玛利亚号三艘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航行,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之后在1492年10月12日抵达了今日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意大利人亚美利哥·韦斯普奇考察了南美洲海岸,并断定那是一块新大陆,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意大利语名字是Amerigo Vespucci,这块新发现的大陆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美洲 America”,这便是美洲这个地理名词的由来。

由此可见,现代美洲是十分年轻的大洲,现代美洲国家也都很年轻,与欧亚非洲国家远远无法相比。

这就将美洲文明分成了两段,一段是由亚洲人创建的古代印第安文明,一段是主要由欧洲人主导的现代文明,虽然南美几乎所有国家都经历了民族独立运动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国家身上都具有浓重的欧洲烙印,比如,巴西讲葡萄牙语,苏里南讲荷兰语,法属圭亚那讲法语,圭亚那讲英语,除此之外都讲西班牙语,北美国家主要讲英语和法语,这都是欧洲给美洲身上打下的烙印,或者说他们就是依托欧洲文化建立起来的国家。

亚洲人或者说华人来到美洲的时间并不晚。

自哥伦布登陆美洲之后,西班牙就开始在美洲不断拓展殖民地,1519年西班牙人控制了加勒比海最大的岛屿古巴岛,同年登陆墨西哥并深入陆地,1521年征服了阿兹特克帝国,然后西班牙人在南美攻城略地。1534至1535年,西班牙北上探索了北美西岸地区并将之命名为加利福尼亚并开始逐步深入北美内陆。

从1535年起,西班牙在美洲建立起四大总督区管理其广阔的美洲殖民地。

英国人到达美洲的时间要比西班牙人晚的多,它在1607年在美洲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詹姆斯镇。1620年,五月花号将一部分清教徒带到北美,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地。到1770年代英国人在美洲建立了最著名的北美13殖民地。

就在英国人来到北美的前后脚,华人也到了美洲。

西班牙人在美洲开拓的同时,并未停止海上探险的脚步。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探险队在首次环球航行中抵达菲律宾,但麦哲伦被当地土著砍死。1542年,西班牙将这些群岛称呼为“Las Filipinas”,这是“菲律宾”这个现代国家名称的由来。然后这些群岛不断被西班牙人征服,1565年占领了宿务岛,1571年占领了吕宋岛并建马尼拉城。1594年,西班牙人公告马尼拉为菲律宾群岛的首都。菲律宾从此开启了西班牙统治,受西班牙帝国新西班牙总督区管辖。新西班牙总督区的辖区包括今天的墨西哥,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群岛,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犹他州、科罗拉多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加拿大BC省南部等地,当然还包括今天的菲律宾。

中国古书中,菲律宾被称为“吕宋”“麻逸”或“苏禄”等,早在226年三国时期的东吴官员就来到了菲律宾群岛,然后就建立起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所以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渊源流长。

此时,东西两大帝国的国运都达到了鼎盛。

东方当然就是大明王朝,1567年登基的穆宗皇帝开放了海禁,海外贸易开始蓬勃发展,到神宗皇帝于1572年登基之后,在张居正的主持下对帝国的治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是大明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这就是万历中兴。

西方当然就是西班牙帝国达到了盛期,成为第一代的日不落帝国。

东西方两大帝国以菲律宾、美洲为纽带,贸易活动开始蓬勃发展,这就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大帆船贸易。

马尼拉大帆船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航行于菲律宾马尼拉与墨西哥之间的木制货运帆船,主要用于运输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至美洲,并以美洲白银作为交易货币,墨西哥人称其为“中国船”。这些货物中的一部分又经过美洲至欧洲之间的贸易线路进入西班牙本土和欧洲。

贸易活动绝不仅仅是货物交换,必然伴随着人员和文化交流。

由于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活动渊源流长,就有中国人最终定居在菲律宾,这以明朝之后更为普遍,以至于今天的菲律宾人中大约20%都有华裔血统。

自从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始,华人就跟随这些商船进入美洲,确切的记载是十六世纪后期就有很多商人、工匠、水手、仆役等沿着明朝-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太平洋贸易航路到达墨西哥、秘鲁等地侨居。由于他们是经菲律宾的马尼拉搭乘墨西哥人称之为“中国之船”的大帆船抵达美洲的,因此就被称之为“马尼拉华人”。

到了1613年,在今天秘鲁的首都利马就出现了一个亚裔社区,其中多数是华人,秘鲁位于南美洲的太平洋一侧,与东亚、东南亚隔洋相望,见下图。

如松:中国人,大出海!-图片1

由上述时间点来看,华人抵达美洲的脚步几乎与英国人、法国人同步,甚至比他们还稍早一些。

有一个1849年到1870年间的统计数据表明,这期间有差不多8万到10万华人来到了秘鲁,其中有95%左右来自广东省,广东人拥有闯荡海洋的精神,即便在今天的中国也独树一帜,闯荡海洋、进行海上贸易活动是岭南文化的特色之一。

早期定居在秘鲁的华人劳工的生活处境并不好,1870年,受到种植园和硝石矿场压迫的华工不堪忍受残酷的压榨在秘鲁的帕蒂维尔卡、乔瓦和特鲁希略等地进行起义,到1874年,秘鲁当局被迫在名义上同意给予华人与当地人相同的待遇。之后,一些获得了自由的华人开始在当地经商,利马开始出现华人剧院等娱乐场所。

1879年爆发了一场非常奇特的战争——鸟粪战争,当然这是俗称,史书称为硝石战争或太平洋战争。

十九世纪之后,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展开,生活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人口数量急剧上升,就对粮食产生了更多的需求。但当时农业生产能力有限,很多土地为了保持肥力只能轮耕,这就限制了粮食产量。1840年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发现氮磷化合物是植物生长的必须元素,而富含该类化合物的海鸟粪可以制作化肥,施用后不仅能够让土地即时恢复肥力,还能极大地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此外,氮的化合物还是制造火药的必需品,在哈伯法出现之前,只能通过鸟粪矿、硝石矿等天然矿产来提取氮化物,这就让鸟粪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要。

南美西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因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盛产鸟粪磷矿,依靠这一战略资源让玻利维亚、秘鲁大发横财。阿塔卡马沙漠见下图,今天位于玻利维亚、秘鲁、智利三国境内。

如松:中国人,大出海!-图片2

阿塔卡马沙漠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并未明确归属,三国独立之后秘鲁据有沙漠北部,玻利维亚据有中部,智利据有南部,三国均宣称拥有整个沙漠的主权,最终引爆了鸟粪战争。

在1879年的鸟粪战争中,秘鲁和玻利维亚为一方,智利则受到英国的支持,当时的大英帝国还是日不落帝国,秘鲁和玻利维亚自然没有好果子吃,结果战败,连秘鲁首都利马都被智利军队占领,最终,秘鲁与玻利维亚只能签订城下之盟,大致形成了今天的状态,智利据有了沙漠的主体。

大家心里可能会嘲笑,鸟粪现在已经不是战略资源,就让这场战争显得荒唐可笑。虽然鸟粪已经不是战略资源,但阿塔卡马沙漠却发现了更重要的矿藏,包括铜矿锂矿银矿,今天的智利、秘鲁是世界第一和第三大铜生产国,智利锂矿在世界上的地位更是独一无二的,秘鲁的白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墨西哥,玻利维亚也是重要的白银产地,都是这场战争的结果。

在这场战争中,华人为智利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当秘鲁的种植园和硝石矿场被智利军队占领后,受到长期压榨的华工愤怒地加入到智利军队之中,这就是智利军队中著名的“火山营”。

目前,比较主流的数字认为秘鲁拥有华人血统人口有250万人,2009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更认为秘鲁至少420万人有华人血统,占该国总人口2900万的15%。

目前在秘鲁,华人群体还有一个专门的族群称呼,叫tusan,也就是中文“土生”的音译。但因为多数秘鲁华人都是混血人,所以在文化上被秘鲁当地人同化的程度很高,只有少数华裔还会说汉语或广东话,多数讲西班牙语或当地语言,中国姓氏也只在少数华人家庭中保留了下来。

从秘鲁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十六、十七世纪开始,美洲国家中陆续都开始有华人定居,16世纪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就有了唐人街,现在,唐人街、中国城等已经遍布了美洲几乎所有国家,透过这些地方,人们可以看到过去四百多年中华人、尤其是广东人在美洲的足迹。

最后有一个灵魂拷问:华人到达美洲的时间与英国人、法国人相近,但中华文化却并未像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文化一样在美洲地区成为一国的主流文化,在殖民垦荒的大时代也未能像英、法、荷、西、葡那样建立起以华人为主的国家,这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RS
  • 本文由 RS 发表于 2025年11月16日16:09:45
如松:暴跌,黑天鹅突袭! 危机

如松:暴跌,黑天鹅突袭!

今天,美股、比特币同步暴跌,比特币更来到了10万下方,黑天鹅从何而来? 今天以前,美国经济的总体特征是失业与通胀同时上升,资产价格还处于膨胀状态,股市总市值与GDP之比在上周末更达到了220%的绝对高...
如松:白天鹅,凌空腾飞 黄金

如松:白天鹅,凌空腾飞

下图是从1970年至今的白银价格走势图,从1980年之后走出了一个历时45年的大型杯柄形态,如此大型的结构性形态是极难出现的,源于这四十五年间按照通胀率计算的美元贬值幅度就已经高达76.87%,即今天...
如松:淡然与安静,光芒闪耀在内心 黄金

如松:淡然与安静,光芒闪耀在内心

在2023年底和2024年初写过几篇关于黄金的文章,提示黄金将向上突破,除了基本面的因素之外,杯柄形态的形成和突破是主要的依据之一。 在下图中,2011年的高点每盎司1920.80美元是杯子的左沿,2...
如松:大迁徙,文明的延伸 气候

如松:大迁徙,文明的延伸

基因学研究已经证明,印第安人来自东亚和远东地区,他们在上次冰期中跨过白令路桥到达阿拉斯加,然后向美洲其它地区不断迁徙,最终遍布整个美洲。 到这自然就会有这样的疑问,在冰期时期,高纬度地区基本都被冰盖覆...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