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今年是乌克兰抵抗俄罗斯入侵行动最困难的一年,原因无他,只是因为特朗普希望通过退出对乌克兰的财政与军事援助进而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他梦想如此一来俄罗斯就会转而亲美,再进一步俄罗斯就会回归美英在欧亚大陆上的守夜人的角色,进而通过美俄联手来完善针对亚太新兴大国的战略。
特朗普毫不掩饰上述观点,在公众媒体上公开说拜登让俄罗斯与亚太大国走近是历史性的错误,这直接反应了他的内心。
这样的战略在历史上确实屡获成功,比如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通过联合沙俄击败了拿破仑法国;1900年美英法等七国联合沙俄击败了东方古国,以至于帝都和东三省都分别被联军和沙俄攻占;两次世界大战中英美又通过联合沙俄与苏联击败了德国,等等,这就是美英一直秉承的大陆均势策略,看到上述成功的范例,特朗普希望照葫芦画瓢。
但特朗普却注定难以成功!根源也只有一个,俄罗斯这个民族只佩服强者,如果特朗普不敢在战场上与俄军硬碰硬并击败俄罗斯,普京当然就不会甘当美国在欧亚大陆上的守夜人,也不会给美国人做嫁衣。相反,一旦俄罗斯强大起来,尤其是夺取重大战争的胜利之后其自信心就会空前增强,他就希望进一步可以主宰欧亚大陆的事物。这就是二战之后苏联与美国进行的冷战,战后的人们实际上一直在低估斯大林格勒战役在整个二战进程中的意义,这是战后美国所主导的世界史叙事方式决定的,这场战役标志着德国军事实力开始由盛转衰,这就决定苏联在二战进程中发挥了中坚作用,也就让苏联成为二战的主要战胜国!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的苏联,在战后的自信心空前增强,再加上相对欧亚国家在工业上的优势,就开始与美国剧烈地争夺欧亚大陆甚至世界的主导权。此时,俄罗斯不仅不会成为美英在欧亚大陆上的守夜人,反而是美国的战略对手。
所以,软骨头或绥靖之人,在俄罗斯这个崇尚强者的民族面前不仅得不到便宜,还会在普京的内心中受到鄙视,这有可能就是特朗普在普京心中的定位。
9月上旬特朗普与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举行会晤,给人以普京耍猴之感。普京在外交、经济甚至军事层面都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在外交上打破了俄乌战争之后欧美对俄罗斯的孤立,经济上破坏了特朗普声称的对俄制裁,军事上可以为争取战场上喘息之机,但特朗普却反而像竹篮打水,一无所得。
但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之后逐渐撤出对乌克兰的财政与军事援助,却注定会给乌克兰带来暂时的困难,有报道说,乌军之所以在库尔斯克战场上败退,就在于失去美国的军火援助之后导致乌军战斗力下降,最终只能撤退。
但俄乌战争已经进行到第四个年头,即便美国撤出财政与军事援助,俄罗斯也已经失去了彻底取胜的机会。
首先,一旦俄罗斯彻底击败乌克兰,进而就可以威胁波兰、罗马尼亚、波罗的海三国等东欧和北欧国家,这是对欧洲安全的重大威胁,欧洲国家在财政援助的问题上就毫无退路,必须全力援助乌克兰。
其次,军火供给最为重要,但经过三年多的俄乌战争之后,乌克兰和欧洲的军火生产正在快速恢复。比如,乌克兰的无人机、导弹等军品生产规模在持续放大之中,而且根据泽连斯基发布的声明,有些过剩军火已经开始出口到美国、欧洲、中东甚至亚洲,这些经过实战检验的武器开始进入国际市场,说明乌克兰无人机、无人艇、无人潜艇等部分军火类别的产能已经可以充分满足战场需求;按照很多人的固有观念会认为,欧盟是一盘散沙,在军事问题上很难做出快速的反应,就在人们停留在固有观念之中之时,根据有关资料介绍,自从俄乌战争在2022年2月爆发之后欧洲整体军备产能已经提升了6 倍之多!德国的莱茵金属公司在14个月内就悄无声息地建设起一间欧洲最大的军火工厂,厂址就位于德国北部小镇Unterlüß ,这有点像当初的东方特区建设速度,等等,这些都说明欧洲和乌克兰的军火产能已经极大地提升。去年以前,乌军持续受到军火供给短缺的困扰,在特朗普上台之后不断减少甚至最终断绝了对乌克兰的军援之后又加重了这种困扰。虽然乌军会因为失去美国财政与军火援助而陷入暂时的被动,但在欧洲和乌克兰军火生产已经明显恢复的2025年,要说离开了美援就能让乌克兰彻底战败,那也纯粹是想多了。或许特朗普就是想的太多,自认为乌克兰离开了美援就会亡党亡国,所以他在上周以前他一直要求乌克兰割地求和。
再次,俄乌双方在乌东地区进行了十一年的鏖战,双方都修筑了坚固的堡垒和工事,俄乌双方向前推进的难度非常大,而且每前进一米都会付出巨大的人力代价,在任何一方都没能建立起绝对的军事优势之前,要想彻底击溃对方的防线就非常困难。
所以,虽然失去了美援的乌克兰会遭遇暂时的困难,但普京彻底击败乌克兰的时机也不会再现,这样的时机只存在与开战之初。
乌军挺过了春季、夏季的被动局势之后,秋季之后乌东战场终于迎来了转机。
乌军近期在顿内茨克州的波克罗夫斯克及多布罗皮利亚地区展开反攻行动,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上将指出,乌军发起行动以来,已击毙超过1300名俄军,并俘虏逾100名士兵。泽连斯基在9月19日表示,乌军在东部的反攻行动中已经成功夺回7个村庄与超过160平方公里领土,并削弱了俄军在顿涅茨克的进攻计划。乌军在苏梅方向的反攻虽然损失较大,但也收复了数座被俄军占领的村镇。
这些信息说明乌军已经摆脱了春夏时节的严重被动局面,已经有能力在局部采取攻势,让战线得以巩固。
就像前面所说,由于双方在过去十多年中在乌东地区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在俄乌任何一方未建立绝对的优势之前,双方都不可能彻底击溃对方,战场上焦灼的总体态势不会改变。
但今天,乌军却终于拿到了击败俄军的“钥匙”。
俄罗斯这个国家是非常特殊的国家,油气出口带来的外汇收入基本支撑着财政、军费,也支撑着大部分的工业品市场和超市货架,因此,那些遍布帝国各地的油气管线、炼油厂、油品出口码头等就是帝国的命脉所在,当然也是帝国脖子上的绞索。一旦没有了油气出口收入,财政与军费就会失去来源,工业品市场就会空荡荡,超市货架就会空出大部分。同时,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异常辽阔,要想使用有限的防空系统防护这些管线、炼油厂、电厂、码头等的安全几乎是不现实的。
经过数年的建设,乌克兰已经有年产超过10万架无人机的生产能力,正是这些无人机的持续打击,让俄罗斯的炼油能力持续下降。根据现有的资讯,8月份俄罗斯炼油产能平均停运6%,9月初平均停运率为18%,更有消息说9月28日的停运率已经接近40%,虽然这些数据未必非常准确,但炼油产能停运已经导致广阔的俄罗斯国土上爆发油荒却是真实的,以至于克里米亚半岛上半数的加油站已经关门歇业。当乌克兰继续打击这些炼油能力之后,燃料缺乏首先会瘫痪俄罗斯的经济活动,再然后就会瘫痪它的军事机器。
但无人机尚属轻型的攻击武器,攻击炼油厂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攻击电厂、油气管线上的加热站或加压站的效果就存疑,更不具备攻击交通线的能力。
俄乌战争打响以来,普京不断威胁欧美不能向乌克兰援助远程打击武器,而且欧美也对自己援助的武器限定了打击范围,也就绑住了乌克兰的手脚,限制了乌克兰对俄罗斯命脉的打击活动。
但今天局势却已经大为改观,乌克兰的海王星导弹已经量产,更重要的是乌克兰已经开发出自己的“火烈鸟”巡航导弹,而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打击效果。
9月24日,俄罗斯亲战争的Telegram 频道陷入一片恐慌,源于乌克兰对克里米亚半岛发动了大规模的导弹攻击,投入攻击的包括海王星和火烈鸟巡航导弹,打击目标包括克里米亚大桥以及黑海舰队藏匿的克拉斯诺达尔与新罗西斯克港口。
乌克兰军工企业Fire Point发布声明说,火烈鸟巡航导弹射程达3000公里,弹头重量超过1吨,其破坏力异常强大,而且已配备新式穿透弹头,可贯穿10公分厚的钢筋混凝土后再引爆。公司透露,9月的产量是每日1枚,年底月产可达200枚。
这种导弹足以摧毁油气管道的加压站和加热站,也可以摧毁油气码头设施、炼厂、电厂等,甚至可以攻击在俄罗斯油气码头进行装卸业务的油气轮。到年底至明年,当导弹产量达产甚至扩产之后,乌克兰就有能力掐断俄罗斯的油气收入,收紧北极熊脖子上的绞索。
特朗普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过去一直强调俄罗斯很强大,乌克兰很弱小,俄乌战争就是乌克兰在用鸡蛋碰石头,甚至将乌克兰说成是侵略者。但在上周的联大会议上对俄乌战争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从要求乌克兰割地求和转为乌克兰有能力收复全部国土,或许就是看到了真实的前景。
乌克兰的手已经拿到了北极熊脖子上的绞索,普大统领要么寄托核大棒,要么只能瞠目结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