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从1970年至今的白银价格走势图,从1980年之后走出了一个历时45年的大型杯柄形态,如此大型的结构性形态是极难出现的,源于这四十五年间按照通胀率计算的美元贬值幅度就已经高达76.87%,即今天的一块钱只等于1980年的两毛三。1980年的1盎司黄金或白银,或者1980年的1吨铜或铝,从物理来说这四十五年间是没有变化的,但计算了美元的贬值幅度之后,其价格就应该上涨423%,但神奇的一幕确实发生了,在这四十五年间白银价格没有上涨而是构建了一个历时45年的大型杯柄形态,同时还这意味着今天每盎司50美元的白银只相当于1980年的每盎司11.56美元!背后的逻辑已经在(如松:淡然与安静,光芒闪耀在内心)中进行了阐述。

在这四十五年中,白银行业十分凄惨,勘探投资长期匮乏导致发现的新银矿山十分稀少,大量的银矿开采企业在微利甚至亏损的陷阱中挣扎,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白银成为世人眼中“无用的金属”,让这个行业被遗忘在角落。
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行业是什么?或者说经济活动的最终的追求是什么?当然是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易,也就没有了商业社会,信用是社会所有机构、企业和每个人进行商业活动的最终追求。
当代各国政府都掌握着印钞权,都希望掌握信用。
在美元充当世界储备货币的战后八十多年中,美联储一跺脚世界都要抖三抖,最终的根源就在于美联储掌握着信用的发行,它站在了全球经济的制高点上,美元成为美国全球霸权的重要支点。
自2018年美国开始发动贸易战阻击美元输出,这违背了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根本要求,俄乌战争爆发之后美欧冻结了俄罗斯的外汇储备,意味着美元不再是黄金那样的普世货币,等等,这都是美元丧失世界储备货币的根本标志,更深刻的原因当然是美国的产业空心化和债务负担难以持续等因素,这就是过去数年全球央行疯狂购金的根本原因。
当美元退场、金银回归历史地位再次承担世界贮备货币的职责之后,白银的地位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第一,黄金的地位与铜铅锌、粮食、化工产品等一般商品的地位是不同的,各国央行会储备黄金却不会储备一般商品,根源在于前者承载的是信用,是一般等价物,后者不是。所以,股市中黄金企业适用的市盈率与其它企业也不同,前者更高后者更低,如果前者是30倍,后者充其量就是十几倍,这是由行业的地位不同决定的。
当白银从无用的金属变身为信用载体之时,白银上市公司就需要重新估值。另外,白银的这种变化比黄金的变化更为剧烈。
第二,当白银库存不断萎缩价格进入上升通道之后,白银的业绩会彻底改观。
全维持成本通常用于衡量黄金生产企业的总成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总现金成本,指的是矿山现场的生产成本,包括采选成本、运输费用、精炼费用及税收等;第二,维持性资本输出,指的是维持矿山运营的资本支出;第三,其它维持性成本,包括勘探、环境费用等。
截至2024年底,全球白银开采行业的平均全维持成本约为每盎司26.86美元,例如,在美股上市的美洲白银的全维持成本为每盎司26.45美元。当银价在30美元以下时,那些矿山品位比较高的蓝筹企业可以获得微利,考虑到高品位银矿已经很少,多数中小矿企经营的都是中低品位银矿,这些企业只能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
可当白银因供需关系导致银价快速上涨之后,白银企业的全维持成本变化不大,但利润率却会暴涨。这不仅是白银企业的特点,也是所有矿业企业的特征。
2024年白银均价是每盎司28.04美元,刚刚高于全球白银开采行业的平均全维持成本,白银企业的盈利能力十分有限,很多中小企业还处于亏损状态,所以,白银上市企业的ETF(Global X Silver Miners ETF)价格萎靡不振,2024年全年的涨幅也只有11.98%。但今年至今,白银均价达到了每盎司38.17美元,开始明显高于全球白银开采行业的平均全维持成本,这推动了白银企业利润率的快速上升,尤其是下半年随着银价的快速上升让白银企业的毛利率快速上升,投资白银上市企业的ETF价格也出现了飙升,今年迄今的涨幅已经超过110%,将标普500和纳斯达克的涨幅远远抛在了身后,见下图。

个股也是如此,赫克拉矿业是美国第三大白银生产企业,去年利润稀薄价格萎靡,今年随着银价上升导致利润率的大幅上升,价格出现了暴涨,见下图。

观察最近几年白银市场的变化,一个最深刻的感触就是美股是最现实的市场,讲故事、讲预期都是没用的,只有盈利才有用,而且需要是到手的盈利,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
这意味着一旦伦敦银价突破每盎司50美元并运行升势,白银企业的盈利能力将会爆发。
综合起来也就是说,白银的行业地位正在发生转折,从“无用的金属”转变为信用载体,会带来企业估值水平的提高;当白银实物短缺推动价格在目前的基础上重启升势之后,银企的盈利能力将暴涨,这两点转折性的变化,在未来很可能让白银企业成为牛股集中营,尤其是那些正在扩产的企业,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机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