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美国就不断从欧亚地区撤军,但是在欧洲,北约还在,让美军保留了在欧洲的军事架构,也让美国还在欧洲保留着形式上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在中东,美国-以色列、美国-沙特、美国与其它海湾国家还保留着相对稳定的外交、军事关系,让美国在中东地区还保留着形式上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在亚洲,美日、美韩、美菲以及美国与其它国家也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地缘政治、军事和经贸关系,让美国还保留着在亚太地区形式上的影响力。
压垮美国全球地缘政治和全球军事版图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还是落了下来!9月17日,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正式签署共同战略防御协议,巴沙建立了军事同盟关系。阿联酋和卡塔尔也在争取加入到巴沙军事同盟关系中,沙特、阿联酋、卡塔尔过去一直都是美国的保护国,都驻有美军军事基地,现在他们却与巴基斯坦签订共同防御协议,这意味着美国全球地缘政治和军事版图开始正式崩解。
让我们首先从俄乌战争说起。
乌克兰比邻北约东翼,因此,俄乌战争是对北约国家严重的地缘政治威胁,而北约国家是美国的盟友。在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就已经多次声明,不会向乌克兰派遣美军,这相当于公开声明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是有限度的,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北约国家安全的保卫也是有限度的,虽然拜登政府通过一系列外交、军事、财政和经济手段打击俄罗斯以支援乌克兰,但却依旧无法制服俄罗斯,这足以让盟友们质疑美国的保护能力。
到了特朗普时期,美国更直接撤出了对乌克兰的外交、军事和财政援助,要求乌克兰割地换和平,相当于美国不仅无力保护乌克兰反而开始出卖乌克兰,践踏自己在战后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
或许有朋友说,乌克兰不是北约国家,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就应该是有限度的。战后的联合国宪章是美英主导建立的,而维护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其中最核心的一条,美国承担着义不容辞的维护责任,同时,美国还是《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的签署国,另外两个国家分别是英国和俄罗斯,这让美国对乌克兰的安全有着直接的责任。
拜登政府对乌克兰进行了大量的军援,到特朗普上任之后开始断供,当乌军在战场上使用美制武器作战时,军火断供会招致什么样的后果?这是让人不寒而栗的事情。根据现有资料介绍,乌军之所以在库尔斯克战场上迅速败退,很大原因就是军火断供所造成。这种军事上的失信行为固然严重打击了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但长期来说对美国的打击更大,而且是长期的,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这种做法——嘬死。
根据路透社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已经通知欧洲外交官,暂停对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以及所有与俄罗斯接壤的北约成员国的部分军事援助,华盛顿明确表示,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美国的优先事项将转向“国土防御”,而不是北约东翼的防御。美国已经十分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意图。
到了这个时候,面对失信的美国政府,各国还敢装备美制武器吗?世界各国还会相信美国可以维持世界稳定吗?盟友们还会相信自己在遭到威胁之时美国会担负起保护之责吗?
随后就是2025年6月的以色列-伊朗战争。
以伊战争在2025年6月15日打响之后,基本格局是以色列迅速掌握了制空权并对伊朗的关键目标进行了有力的打击,与之相伴的就是伊朗的反击行动也可以穿破以色列的防空网,可以对以色列本土构成威胁。既然事实已经证明伊朗可以穿破以色列的防空网,由于以色列的国土面积非常狭窄,一旦伊朗拥有了核弹头,以色列随时都可能面临灭国之灾。显然,在这样的局势下以色列更适合毕其功于一役,彻底铲除伊朗的核能力和导弹打击能力,最优解当然是通过武力颠覆伊朗现政权,如果在达到上述目标之前就选择停战,伊朗就可以迅速恢复防空能力和长程打击能力,核项目的推进必然加快,一旦伊朗掌握了核攻击能力,对以色列的生存就会构成巨大的威胁。
可就在这样的时候,特朗普只是摆个样子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了一通所谓的“打击”,然后就强迫以色列进行和谈,这等于出卖了以色列的安全利益,内塔尼亚胡当然无法容忍,这是他与特朗普的关系急剧恶化的根源。以色列是美国在全球最核心的盟友,其它还在受到美国保护的国家,尤其是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会怎么想?既然以色列的安全利益都可以抛弃,自己未来会不会也成为牺牲品?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事实上,海湾国家卡塔尔很快就成了牺牲品!
2025年9月9日,以色列空军使用F16机队通过导弹对位于卡塔尔多哈的哈马斯领导层发动了袭击。卡塔尔是美国在海湾地区的盟友,是美国的保护国,也一直在向美国缴纳保护费,美军中央司令部指挥中心虽然位于佛罗里达,但多哈却是美军中央司令部的陆军基地,多哈也是美军乌代德空军基地的驻地,该空军基地是美军在中东地区最大的空军基地。但在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多哈的过程中,这些美军和他们的防空设施毫无反应,显然,在美以关系面前,卡塔尔被卖了。
上述状况或许还可以理解,终归在美以关系面前,美国没有哪个国家是不能卖的。更残酷的是,在袭击过程中以色列机队越过了沙特并进入卡塔尔,这两个国家一直都是美制武器的购买大户,比如沙特就用150亿美元装备了6套萨德反导系统,这是缴纳保护费的方式之一,卡塔尔也装备着美国的防空系统,但在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对哈的过程中,这些防空武器毫无反应,在以色列的袭击面前完全成了废铜烂铁,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会不会让沙特和卡塔尔两个国家不寒而栗?
无论在乌克兰战场还是在中东,首先是美国都已经无力保护盟国,其次是美国政府的失信行为严重损害了盟友的安全,让美国在欧洲和中东的地缘政治版图与军事版图开始正式解体。
美国这些盟友还面临着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军火产业链问题。
经历了全球化的高潮阶段之后,美国大量的实业活动已经转移到亚太地区尤其是某大国。军工体系固然是建立在高科技之上,但却离不开最基础的实业活动,没有强大的实业做基础,武器价格就非常高,军火产量也受限。由于在全球化时代这些军工企业也是全球采购,一旦大国对抗时代到来就会互相封锁,对美国军工企业的生产活动就会形成严重的威胁,现在,稀土及其制品、关键军工原料及其制品等方面的外购已经对美国军火生产活动造成了明显的影响。
后果已经在俄乌战争和以伊战争中显示了出来。
由于军火供给不足,给乌军的战斗力造成了严重的制约,当欧美希望扩大军火产能之时,又面临关键材料的制约,比如,欧美155毫米炮弹的生产和扩产就受到了硝化棉的供给的制约。当以伊战争打响之后,美国断然断供了对乌克兰的军援,其中最主要是防空导弹,即便在运输途中的防空导弹也掉头转运到以色列,这说明其防空导弹等军火的生产能力也只能应付一场局部战争。
美国爱国者防空导弹的年生产能力只有450枚,而萨德导弹的产能更只有144枚,这点产能主要应付的是美军的需求。可美国这些年在全球销售了大量的防空系统,比如仅沙特就曾经花费150亿美元购进并装备了6套萨德反导系统,一旦这些国家遭遇大规模的袭击之时,他们有足够的防空导弹或其它军火保卫自己吗?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或者可以这样说,当一个国家丧失了强大的制造业之后,就不具备强大的军火产能,无论在和平时期卖出多少套萨德、爱国者等军事装备,当战争时代来临之时又得不到足够的军火供给,这种非常高端、价格高昂的武器装备出售活动更类似是骗局。
以伊战争只打了12天,但防空导弹就已经濒临耗尽,以色列已经深受美国防空导弹供给不足之苦。
美国对盟友的保护能力下降以至于战争来临之时不断退缩,美国对盟友的失信行为和军火产能严重不足,是压垮美帝国全球地缘政治与军事版图的深刻根源。当然也是美国的盟友们开始疯狂放弃采购美国军备的深刻根源,这些国家就包括德国、西班牙、瑞士、葡萄牙、丹麦、印度、阿联酋,很可能还包括加拿大,他们主要放弃的是美制F35和一些美制防空系统。
巴基斯坦与沙特结成军事同盟,意味着美国在全球和中东地缘的政治和军事版图开始正式解体。然后,巴基斯坦以及巴基斯坦背后国家的军事装备、地缘政治力量就会进入中东,从此,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就会从过去的美国一方主导转变成多方博弈之局。
美国在中东和欧洲地缘政治版图和军事版图的解体是美国自己一手造成的,中东力量的真空也是美国自己腾出来的,财政支付能力、军火供给能力和政府失信共同造成这一结局。表面看起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军事版图还在形式上保持完整,那也是因为亚太还没有爆发战争而已。
随着美国在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与军事版图不断解体,这个世界就会丧失一家独大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大国跑马圈地、扩张本国区域利益的时代就会到来,这才是真正的大争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各国财政支出中非经济方面的支出不断上升,尤其是军费以及相关支出会快速增长,社会资源对经济方面的投入反而下降,财政收入会遭到持续的制约,导致主权信用加速下降,让依托主权信用建立起来的纸币信用加速下降,战后纸币鼎盛的时代也就过去了。
巴沙军事同盟协议的签署,敲响的是一个旧时代的暮钟,也敲响了一个新时代的晨鸣。
1F
卡塔尔这个白眼狼难道美国不该教训他?一边接受美国保护,一边庇护哈马斯,不给他点颜色看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