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展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星展银行)DBS Group Holdings Ltd(OTC PINK:DBSDY、DBSDF、SGX:D05)成立于1968年,前称新加坡发展银行(Development Bank of Singapore,或星加坡发展银行),总部位于新加坡,全职雇员40,187人,是一家银行控股公司,在新加坡、香港、大中华地区的其他地区、南亚和东南亚以及国际上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是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最大的控股股东是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
星展银行DBS Group Holdings Ltd(DBSDY)美股百科
DBS Bank Limited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Marina Bay金融区Marina Bay Financial Centre的新加坡跨国银行及金融服务公司。该银行原名为The Development Bank of Singapore Limited,“DBS”即来源于此名称,在2003年7月21日正式采用现有简写名称,以体现其全球银行的定位。它是新加坡三大本地银行之一,与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oration (OCBC)和United Overseas Bank (UOB)并列。
截至2023年12月31日,DBS以资产规模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银行,也是亚洲最大的银行之一,资产总额达7390亿新元。除新加坡外,DBS在中国、香港、台湾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区的零售银行、资金及市场、证券经纪、股权与债务融资等领域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根据2023年《Asian Private Banker》杂志报道,DBS取代Credit Suisse成为亚洲(不含中国内地)第三大私人银行,管理资产约为2010亿美元(2710亿新元)。
DBS Group Holdings Ltd 通过三个部门运营:Consumer Banking/Wealth Management(个人银行/财富管理)、Institutional Banking(机构银行)和Global Financial Markets(全球金融市场)。
Consumer Banking/Wealth Management部门为个人客户提供银行及相关金融服务,包括活期与储蓄账户、定期存款、贷款与住房金融、信用卡、支付、投资及保险产品。
Institutional Banking部门提供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包括短期营运资金融资及专项贷款;现金管理、贸易融资及证券与信托服务;资金及市场产品;企业融资及咨询银行服务;以及面向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关联企业、大型企业及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解决方案。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部门则涉及各类资金产品的结构设计、做市及交易业务。
星展银行DBS Group Holdings Ltd(DBSDY)历史百科
新加坡发展银行有限公司于1968年7月16日由新加坡政府成立,以接管经济发展局(EDB)的工业融资职能,并于1968年9月1日开始运营。该银行成立之初的主要职能是为新加坡的工业化以及政府的城市开发项目提供融资。早在1960年,政府就邀请联合国(UN)工业考察团评估新加坡的经济状况,并制定该城市的工业化规划。该提议包括设立一家发展银行,以及一个经济机构,以吸引外资到新加坡,同时提供工业融资和工业园区管理服务。
1968年4月,当时的财政部长Goh Keng Swee公布了政府计划成立发展银行的方案,银行股权将向公众开放,以便为新加坡的工业化项目提供更多融资。DBS的成立标志着私营部门首次被允许全面参与新加坡制造业及其他工业项目的融资。初始资本为1亿新元,首年股权分配如下:新加坡政府4860万新元;商业银行2590万新元;保险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760万新元;其他公司及公众1790万新元。
DBS于1972年推出其商标标识。该标识以白色为背景,由四个向内指的红色箭头组成,其造型灵感来源于其前总部——Shenton Way的DBS大厦的圆筒结构。
收购POSB Bank
POSB原名为邮政储蓄银行,由海峡殖民地政府于1877年1月1日在Raffles Place的总邮政局大楼设立。
到1976年,POSB已有一百万储户,存款总额超过10亿新元。1990年,该银行更名为POSBank,并于1998年11月16日被DBS Bank以16亿新元收购(最初于1998年7月24日宣布),使其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客户超过四百万。这次合并被认为能够让POSB更好地与全功能商业银行竞争,更好地服务更成熟的客户,并符合政府推动本地银行合并、打造更大更强银行以参与国际竞争的呼声。
POSB Bank仍然在新加坡运营着数量最多的银行分行,尤其是在社区核心区域,同时运营全国最多的ATM网点。两家银行的整合使任一银行的客户均可共享设施;DBS Bank的储户可使用POSBank分行遍布全岛的现金存款机,POSB Bank的储户亦同样适用。
The Islamic Bank of Asia(2007 – 2015)
DBS Bank于2007年5月7日推出亚洲伊斯兰银行(IB Asia),此前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全银行牌照正式批准。IB Asia的创始股东包括大股东DBS以及来自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的34位中东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来自知名家族及工业集团。
2015年9月14日,DBS Bank宣布将逐步关闭IB Asia,因为作为单一实体运营时无法实现规模经济。预计该过程将耗时约2至3年。DBS表示,将转而开发自身的符合伊斯兰教法的银行产品。
DBS iB Secure Device与网上银行(2006 – 至今)
自2006年底起,DBS开始向其网上银行客户发放双因素认证设备,以帮助防范网络钓鱼攻击。DBS iB安全设备是一种钥匙扣形的硬件设备,可生成与登录名绑定的密码。密码每60秒更换一次,使用后即失效。DBS的机构代码为7171。
2012年,DBS推出新一代iB安全设备,作为金融行业范围内提升网上银行安全体验的举措。该设备具有更强的认证能力,为用户提供额外的安全防护,以防潜在的欺诈活动和威胁。
截至2013年,DBS在新加坡的网上银行用户总数为240万。
数字银行(2010 – 至今)
2010年4月15日,DBS Bank向DBS及POSB客户推出digibank,客户可通过手机查看银行及信用卡账户、转账及缴费。
使用digibank的客户受到DBS Bank“资金安全”保证保护。银行承诺,如发生任何未经授权的交易,将予以赔偿。
截至2013年,新加坡digibank用户达839,000人。
2014年,DBS推出移动钱包服务PayLah!,在新加坡上线不到两个月用户即超过10万。到2018年,PayLah!用户超过100万。
2014年,CEO Piyush Gupta及其领导团队启动了数字化转型计划,旨在“让银行业务更愉快”。根据该计划,银行将自视为“提供银行服务的科技公司”,并以领先科技公司为标杆,力争成为GANDALF首字母中的“D”,与Google、Amazon、Netflix、Apple、LinkedIn及Facebook并列。
2016年和2018年,《Euromoney》杂志将DBS评为全球最佳数字银行及全球最佳中小企业银行。
历史百科
2025年9月2日,星展集团控股公司 (OTCPK:DBSDF) 收购安联银行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Alliance Bank Malaysia Bhd.) 股份的计划陷入停滞,因为这家新加坡最大的银行尚未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开始谈判。
星展银行DBS Group Holdings Ltd(DBSDY)业务分布
1、新加坡
- 1968年,新加坡发展银行创立,简称星展银行,最初的用途是发展投资项目。
- 1998年,星展银行与新加坡邮政储蓄银行(POSBank)合并,独占了新加坡超过四百万的银行客户。
- 2000年11月,星展银行辖下的地产商-发展置地脱离星展,并与从新科控股分拆出来的百腾置地合并为淡马锡控股全资附属的嘉德置地(后改属凯德集团) 。
- 2008年12月22日,星展集团以每两股供一股每股作价5.42坡元(约29港元)供股集资40亿坡元(当时约合214亿港元)。
- 2013年11月11日,星展集团以以8.5亿新加坡元(近6.81亿美元),出售剩余的9.9%菲律宾群岛银行(Bank of the Philippine Islands)股份。当中5.6%股权将售予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另外,4.3%股权将售予菲律宾Ayala Corp。 Ayala本身为菲律宾群岛银行的最大股东。
- 2014年3月17日,星展集团以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法国兴业银行在香港和新加坡的私人银行业务,以及部分信托业务。
- 2015年4月8日,星展集团与宏利金融(945)达成长达15年的银保协议,宏利须分期支付12亿美元(约93亿港元)。协议列明星展旗下香港、新加坡、中国及印尼近200间分行,来年将会独家销售宏利人寿产品。
- 2016年10月31日,星展集团以高于帐面价值1.1亿新加坡币(约6.13亿港元),收购澳盛银行中华民国、新加坡、香港、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尼五个市场的个人金融与财富管理业务。是次收购,出售的5个市场零售及私银业务,包括总值110亿澳元(约647.9亿港元)贷款及资产总值、约70亿澳元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及约170亿澳元存款,今年度有关业务获利5,000万澳元。澳盛银行目前服务近130万客户,其中有10万名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客户以及120万个人金融客户。
- 2016年11年9日,澳盛银行亚太区(含台湾)消费金融业务、信用卡部门转交给星展银行,其本体将转往澳洲及欧美区经营。
2、海外业务
2.1 印尼
2012年4月1日,星展集团斥资91亿新加坡元(约合73亿美元)(约561.6亿港元)收购印尼金融银行(PT Bank Danamon),星展向淡马锡控股全资子公司富登金控收购印尼金融银行67.4%的股权,作价约62亿新元(49亿美元)。星展集团将按每股14.07新元的价格向富登金控发行4.39亿股新股﹐以换取这部分股权。淡马锡控股目前已持有星展集团29.7%的股份﹐上述交易完成后﹐其持股比例将进一步增至40.4%。
在完成对印尼金融银行67.4%股权的收购之后﹐星展集团还计划发出总价29亿新元的强制性现金收购提议,获得其尚不持有的印尼金融银行剩余股权。印尼金融银行在印尼有3,000个网点,600万客户。
2013年7月31日,星展集团宣布放弃斥资65亿美元收购印尼金融银行,主要原因是未能获监管批准取得该行控制性股权。
2.2 香港
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为新加坡星展银行的附属公司,属于香港第七大注册银行,是由广安银行,以及道亨银行集团旗下的道亨银行及海外信托银行合并而成,其香港总部位于中环中心,曾获得人民币业务杰出大奖。
星展香港的帐面现行价值约478亿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总资产4557.7亿港元,客户贷款总额1550亿港元,客户存款3620亿港元。
- 1998年12月,前新加坡发展银行向富士银行(外国管理的瑞穗实业银行前身)及梁季彝家族收购了广安银行,并且更名为「DBS广安银行」。
- 2000年,星展开始积极进行扩张计划,于2001年4月向马来西亚丰隆集团旗下的香港国浩集团收购了香港的道亨银行集团,包括旗下的道亨银行及海外信托银行。及后于2003年7月21日把上述三家银行合并并进行重组,合并后的新银行改名为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成为香港第7大银行,仅次于汇丰银行,中国银行(香港),恒生银行,渣打银行(香港),东亚银行及工银亚洲。
2.3 台湾
- 2008年2月2日,嘉义耐斯企业旗下的宝华商业银行(2004年原泛亚银行改名)财务危机,星展集团正式接管宝华商业银行以进行重整(金融重建基金赔付新台币445亿元)。宝华商业银行在2008年5月改名为星展(台湾)银行,成为外资银行。
- 2016年10月31日,星展银行宣布将以高于帐面价值约星币1.1亿元,折合新台币约24亿元,收购澳盛银行在台湾、新加坡、香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印尼等5大市场的个人金融与财富管理业务。
- 2017年12月9日,星展银行(台湾)正式承受澳盛银行(台湾)的消费金融业务。
2.4 大陆
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星展银行(中国)或星展中国;英语:DBS Bank (China) Limited)是一家注册在上海的在华外资银行。星展中国的股东为新加坡星展银行有限公司。其是在中国设立独资法人银行的首家新加坡银行和首批外资银行之一。
- 星展银行于1993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在北京设立了第一个驻华办事处。
- 1995年,设立了上海分行并在1998年成为首批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之一。
- 2005年,星展中国深圳分行推出个人银行业务,这是星展银行首次在中国大陆推出个人银行服务。
- 2007年5月,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正式开业,注册于上海。
- 2009年7月,星展中国推出人民币借记卡,成为首家在中国境内发卡的新加坡银行。
- 2010年2月,星展银行大厦在上海陆家嘴落成,是在华第一栋以星展命名的大厦。
-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后,星展中国成为了首批获准进驻上海自贸区的在华外资银行。
- 至2016年,星展中国大陆拥有12家分行和23家支行,分布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天津、南宁、西安、青岛、东莞、杭州和重庆。
星展银行DBS Group Holdings Ltd(DBSDY)美股投资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