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洪水滔天,冰雪无边,后天降临

RS 气候评论16,3574阅读模式

今年最突出的气候现象就是海洋热浪。

这种气候现象足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这种说法绝不是危言耸听。(海洋)气候剧变甚至会彻底终结近两个世纪以来所发生的人类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人口大爆炸,源于人口大爆炸必须依托在好天时代(气候相对温和)的基础上,当坏天时代(气候极端化)降临之时,它就会结束。

目前已经确定今年秋季将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在厄尔尼诺期间海洋温度上升是可以预料的。厄尔尼诺即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上升的现象,所以厄尔尼诺又被称为“东太平洋升温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太平洋降温阶段”,被称为是拉尼娜现象。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上升、比平均海温升高0.5度之后,就被定义为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如果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上升1.5度,就被认为已经出现了强烈的厄尔尼诺,下图是示意图。

如松:洪水滔天,冰雪无边,后天降临-图片1

厄尔尼诺的海洋异常升温现象只局限在东太平洋,但今年令人震惊的海洋升温现象远远超出了这个区域,已经包括了北太平洋、新西兰周围和大西洋的大部分地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报告说,海洋热浪在6月就已经覆盖了世界上大约40%的海洋,是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区域,到9月将扩大到世界上50%的海洋区域。

不仅海洋升温的面积远超过了厄尔尼诺所关联的海域,海温上升的幅度也远超过厄尔尼诺的升温幅度。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称,六七月间欧洲的北海部分地区海洋温度比平时高摄氏 5度。这期间整个北大西洋都异常高温,英国气象局首席科学家表示,大西洋海水温度比平均温度高得多,欧洲西北部周围地区,包括英国的部分地区,海面温度升高幅度最大,这种幅度前所未见。北海和北大西洋位置见下图。

如松:洪水滔天,冰雪无边,后天降临-图片2

不仅北大西洋和北海出现了海洋热浪,6月就有媒体报道说,北太平洋局部地区的海洋温度也比正常温度高出了5度,说明北太平洋局部一样是热浪滚滚。

就在时间即将进入8月的时候,全球各地的海洋极端高温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当地时间7月24日晚间,美国佛罗里达州西南部海岸附近海牛湾的一个浮标录得101.1华氏度(约摄氏38.4度)的海洋温度。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佛州海牛湾水域每年这个时候的正常海洋温度在23~31之间,7月24日的温度居然比正常温度高了7度之多!

NOAA称,根据该机构的数据7月下旬全球约44%的海洋都在经历比正常温度更高的温度。

6月的全球海洋温度比正常水平高出0.5度之多,已经达到174年来(1849年来)的最高水平。虽然7月的数据尚未见报道,但高温情形肯定在延续。

6月就曾经在气候帖子中提示到,全球海洋高温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会出现极端的强风(台风)和极端的暴雨,过去一段时间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都在遭到台风和暴雨的洗礼,有人将京津冀地区目前的降雨称为史诗级的(或历史级的),其始作俑者就是海洋高温。

台风一般发源于赤道附近的海面,由于海面温度高,大量海水就被蒸发到空中,形成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位于北半球)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如果气温不下降,海水温度足够高就可以给气旋持续注入能量,热带气旋就会发展成为台风。

由此可见,台风的强度和大小与海洋温度紧密相关,所以台风一般在赤道附近的洋面上生成,源于海温比较高。可当太平洋大部分地区的海温都偏高之后,就会持续不断地给移动的台风注入能量,就很容易形成超强、超大的台风。同时海面温度每升高1度,空气中的含水量就会增加7%,超强超大的台风就会裹挟着巨量的水份一路扫荡。夏季的冷空气一般只能在北方活动,当超强超大的台风登陆之后就有能力深入到北方,冷暖空气就会交汇,再加上京津冀地区的迎风坡效应(注:京津冀的北方是燕山山脉、西面是太行山脉,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气流来到坡底开始上行,就会与上方冷空气交汇就形成了迎风坡效应,导致强降雨。在此还要特别提示大家,一旦因迎风坡效应出现暴雨,无论你当时是生活还是在旅行,都必须远离山坡,源于这种暴雨很容易触发山洪和山体滑坡,切记),就会给京津冀地区带来了超强的降雨。

如松:洪水滔天,冰雪无边,后天降临-图片3

上述就是超强、超大台风杜苏芮可以形成的机制,也是杜苏芮给京津冀地区带去强降雨的根源。7月29日至8月1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山西东部等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暴雨,累计降雨量有50~150毫米,京津冀部分地区200~600毫米,最高值居然达到了987毫米,给各地造成了严重自然灾害。

目前,紧随杜苏芮的台风卡努已经再次发展为强台风,有可能再次在北方地区形成超强降雨(目前还不确定)。

上述都在6月气候帖子的预计之内,今天要提醒的是冬季,在夏季形成史诗级的降雨之后,冬季会不会出现史诗级的酷寒和暴雪?

一般来说,这样说法需要冒着很大的风险,源于厄尔尼诺年份出现暖冬的概率更大。厄尔尼诺年份东太平洋海温更高,更加强盛的暖湿气流就可以深入到中国大陆更北的地方,就更可能形成暖冬。

今年是厄尔尼诺年份,情形却可能截然相反。

北半球的欧洲、亚洲或北美大陆的冬季之所以不那么寒冷,主要是大洋洋流的作用,下面以欧洲大陆举例来说明。

北大西洋暖流(也称洋流)是大西洋北部势力最强的暖流,是世界上最强暖流——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
墨西哥湾暖流进入大西洋之后形成大西洋暖流,其势力沿美国东海岸向北,在北纬45°的加拿大纽芬兰浅滩外缘,因受盛行西风带影响转向东流,然后,这股势力的主力改称北大西洋暖流,在中纬度强劲的西风吹拂下沿着西欧海岸,经冰岛、英国之间,长驱直入北欧挪威沿岸到北冰洋一线的高纬度地区,见下图。

如松:洪水滔天,冰雪无边,后天降临-图片4

北大西洋暖流长1万公里,速度约2m/s,流量约为2×107~4×107万立方米/秒。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与北欧气候有着明显增温增湿作用,据相关机构的估算,北大西洋暖流每年向欧洲输送的温暖海水所释放的热量相当于每公里海岸线上燃烧6000万吨标准煤所产生的热量,也因此西欧和北欧分布着世界上最广泛的温带海洋气候区,让这些地区的冬季更加温暖、湿润,更适合人类居住。

我们知道,从某个角度来说,俄罗斯的历史就是争夺不冻港作为出海口的历史,这就是200多年来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和欧美(乌克兰)长期争夺克里米亚半岛的根源,源于克里米亚半岛上有优良的塞瓦斯托波尔港。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地处北冰洋,是北冰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按说位于北冰洋的港口在全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应该是冰天雪地的状态,但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该港口虽然位于北纬69度(下图中的红点处),但却终年不冻。北大西洋暖流这股强大的能量,让海洋性气候延伸到了北极圈内,是巴伦支海西南部常年不冻的根源。

如松:洪水滔天,冰雪无边,后天降临-图片5

到这,很多人一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是什么样的一股神秘力量推动墨西哥湾附近温暖的海水持续向北大西洋甚至巴伦支海流动?是风?表面看来确实是受风所驱动,但本质上却不能这么说。如果仅仅依靠风来驱动,海水会不断向北极周边堆积,北极海域的海水就会不断升高,这违背常识。

北大西洋暖流是全球温盐环流(即深海环流,简称THC,是一个依靠海水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的一部分,THC在北大西洋有海洋深处的冷水下沉。北大西洋暖流在不断流向北极圈的途中,在给陆地空气不断加温的同时海水温度也会不断降低,再加上蒸发浓缩的作用,到末端时已变的又冷有咸、密度变大,海水密度大便会下沉到海底,而后循着THC环流从深海流回大西洋,经过低纬度地区的加热,密度减小后,再次上涌到海洋表面,完成跨海区跨纬度的全球海水循环流动。

综合起来说,受到盐度梯度的推动,深海海水从北极附近海域向大西洋流动,与海面暖流从墨西哥湾和大西洋向北大西洋、北极附近流动构成了循环。

目前,海洋学家处于极度的焦虑之中,源于北大西洋暖流已经出现了崩溃的迹象。这时候一旦暖流被踩刹车,热量就不会再源源不断地从墨西哥湾等炎热地区向西欧、北欧等地流动(至少会明显减缓),这些地区就会出现史诗级的酷寒。

谁有本事给北大西洋洋流踩刹车?就是海洋高温!

北极附近的海水之所以下沉,就源于含盐量更高、密度更高,这是最关键的环节,是驱动深海海水从北极附近海域向大西洋等海域流动的力量所在。海洋温度大幅上升、爆发长时间的海洋热浪之后,北极和北极周围地区的冰山、永久冻土就会以几何速度加速融化,巨量的淡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注入北极附近海域,就会对该海域海水形成稀释效应,含盐量和密度就会下降,就会丧失大部分的下沉动力,就会给深海的海水流动和海面的暖流流动擦刹车!就会让欧洲大陆的冬季出现酷寒。

今年北大西洋局部、北太平洋局部等地都出现了比正常年份高5度的海洋热浪,意味着冰山、永久冻土在飞速融化,无数淡水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注入北极周边的海域,正在给一系列的暖流踩刹车,就有可能让北半球出现一个史诗级的冬天。

过去两年我一直在说,气候极端化在不断加剧,2021年六七月间北美西海岸爆发的热穹顶事件就是标志性的事件。这导致很多北美西海岸很多城镇的最高温度比历史最高温度提高了5度以上。到2022年,热浪开始蔓延到了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各地的最高气温集体冲破历史极值。高温会推动冰山和永久冻土加速融化,就会给暖流逐渐踩刹车,就会诱发极端的酷寒事件。
酷寒已经发生。

我们知道广州降雪是罕见的,降暴雪更是只有明清小冰期时期才出现的场景。下图中的墨西哥湾属于地球上最炎热的地区,位于墨西哥湾北岸的德州与广州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可比性,降雪是极为罕见的。但2021年冬季的德州却降下了暴雪,常年生长椰子树的地方被冰雪覆盖,这与广州降暴雪具有类似的意义。

如松:洪水滔天,冰雪无边,后天降临-图片6

如松:洪水滔天,冰雪无边,后天降临-图片7

如松:洪水滔天,冰雪无边,后天降临-图片8

2021年12月下旬,一年四季如春加拿大BC省开始狂降暴雪,各地的低温记录被不断打破,有人形容BC省首府的大温哥华地区一夜间变成了南极洲,最低气温居然达到了-20度。在BC省,从12月26日到27日,有42个地点都出现了当地最低温度纪录。当然,更严重的酷寒出现在BC东边的三个省份,阿伯塔省的维格雷维尔28日的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4.6摄氏度,大幅打破1968年零下42.8摄氏度的最低气温纪录,埃德蒙顿国际机场当天最低气温为-42.1摄氏度,比原来的纪录-37.8低了4.3度之多。加西(美西)的寒冷事件从2021年底一直持续到了2022年,4月中旬从加拿大东部的爱德华王子岛到西部的温哥华,多地打破了23项低温记录,四季如春的温哥华居然在4月降下大雪,下图是当时的场景,甚至有点像电影《后天》的景色。

如松:洪水滔天,冰雪无边,后天降临-图片9

如松:洪水滔天,冰雪无边,后天降临-图片10

来自中国的朋友记忆深刻的是,2023年1月22日,“神州北极”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市最低气温达到-53℃,刷新中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气温。我们的邻国吉尔吉斯有一座著名的湖泊叫做伊塞克湖,在世界高山湖泊中属于第二大湖,唐僧取经时曾经路过这里,而且还给予了很详细扥记载。该湖名字的含义就是温暖的湖泊,顾名思义其四季都不会结冰,还有中亚明珠的美称,在苏联时期是高级官员的疗养胜地。但在2023年的1月14日,这么一座常年不结冰的著名湖泊却冰封了起来,当地居民奥罗扎库诺夫说,有些地方的冰厚高达1.5公尺,即1.5米!

如松:洪水滔天,冰雪无边,后天降临-图片11

如松:洪水滔天,冰雪无边,后天降临-图片12

陈述上述内容只想表达一个意思,一个极端气候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就是个坏天时代。

随着2023年夏季各地海洋热浪滚滚,局部地区出现的炎热、干旱,超强、超大的台风(飓风),史诗级的暴雨等都成了正常现象,但海洋热浪会导致冰山和北极附近大面积的永久冻土以飞快的速度融化,随着巨量的淡水注入到北极附近海域,就会给北大西洋暖流(以及太平洋地区的暖流)踩下急刹车,冬季就需要提防史诗级的酷寒。与此同时,海洋热浪会产生含水量更高、更为强大的暖湿气流,冬季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交汇之时,就很容易在中国大陆(欧洲和美洲大陆,尤其是南方)形成暴雪。希望所有人都保持一份警惕之心,从事种植、养殖的人们尤其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这是一个操蛋的时代。

 
RS
  • 本文由 RS 发表于 2023年8月1日12:54:00
如松:敲锣打鼓,惊天骗术大游行! 气候

如松:敲锣打鼓,惊天骗术大游行!

次贷危机之后,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将天文数字的财政资源投入到了脱碳项目之中,我在不同的场合都说过,这些投资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一旦未来证明这些投资方向是错误的,就完全没有投资收益,进而产生天文数字的死账烂...
如松:中国大地上,第0次世界大战 中国

如松:中国大地上,第0次世界大战

对于欧亚国家来说,国家是依照大陆文化构造的,社会管理方式是自上而下运行,这就要求政府掌握很大一部分社会资源以推动社会的运转,同时也可以应对欧亚大陆国家之间随时可能爆发的领土矛盾。既然社会是自上而下构造...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